

东北网2月11日讯 连日来,本报报道了鞭炮伤人的事件,春节七天哈尔滨就有300多人被鞭炮炸伤。围绕着鞭炮该“禁”该“限”这个老话题人们又展开了讨论,众多市民纷纷在网上留言或给本报打来电话建议限放烟花爆竹的好办法。相关主管部门也作出积极回应,准备重新拟定更加完备的限放令。站在传统与民意的十字路口,鞭炮面临着再一次移风易俗的选择,新的“限放令”呼之欲出。
看法一:夜间燃放烟花爆竹需加强管制
家住哈市民航小区的于德辉发表了他的看法,说到烟花爆竹,代表着喜庆气氛,传承了千余年的历史风俗。而现在一听到鞭炮声,他脑袋就疼,从大年三十到初七,每天凌晨1点钟于先生就会被犀利的鞭炮声震醒,而且从凌晨一点钟到三点钟鞭炮声不断,根本无法入睡。于先生说,现在的烟花爆竹声音越来越大,都快赶上打仗时的手榴弹了,而许多燃放者在亢奋的状态下全然不顾深夜周边居民的感受,给方圆几公里范围内的几万市民带来不便,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睡眠与休息。
哈医大一院心血管科李医生介绍说,燃放烟花爆竹这类突发噪声对老年人影响较大,一旦惊醒整夜便无法再入眠,血压随即升高,心跳加快,极易诱发心血管病、脑溢血等病症。还会导致老年人“生物钟”被打乱,一旦被打乱最快也需10多天才能恢复。
看法二:燃放地点应进一步集中
住在大众新城的时尚白领刘静说,过年本应该喜气洋洋,可是过年这几天她却一直在担惊受怕中度过。春节前,刘女士怀上了宝宝,在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怀孕的前3个月内是胎儿的大脑神经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尽量避免在高燥音环境中,特别是突发噪音的惊吓易导致腹中的胎儿脑神经受损,造成出生幼儿智力低下,出生缺陷的机率会大为增高。
家住在欧洲新城的公务员康鑫对记者说,过年燃放烟花爆竹要小心,尤其是住在高层小区,春节期间有好几次楼下的烟花窜到自家的阳台上,火星四溅,幸好自家阳台的装饰材料都是防火材料,不然非要被引燃不可。
家住大方里小区的冯先生说,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惯例,也是一种习俗,已经存在了数百年,被人们传承着。但是燃放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火灾发生,应选择到开阔地带燃放。
看法三:严格控制鞭炮规格
家住和兴路的张少立女士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介绍说,现在过年燃放的烟花爆竹威力比以前大多了,她家住10层,烟花爆开时飞射出的火花经常窜到阳台的窗户上,把玻璃撞得砰砰响,坐在家里,都害怕玻璃被震碎。她建议应严格控制鞭炮规格,杜绝火药量超标的劣质烟花爆竹在市场上出售。
家住哈达屯的孙殿喜对记者说,过年这几天,他4岁的小孙子兜里整天揣着两三盒擦炮,在路边嬉戏玩耍时,擦炮没扔出去,把自己的手崩黑了,幸运的是只破了皮。孙先生说,这让他很担心,万一要是崩进眼睛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孙殿喜建议市场上出售的烟花爆竹应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信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以追究责任。
看法四:减少燃放烟花降低污染
世纪花园小区物业环卫工李响对记者说,这几天小区内大都是满地的红色垃圾,每天都会清理出两推车多碎屑,最难清理的是落在绿化带里面的碎屑,扫不干净,只能蹲在草坪上,一点一点的清理。应该出台规定,自己燃放烟花留下的垃圾由个人清理,这样既限制了随意放鞭炮的人,也能改善城市环境。
家住松北区世纪花园小区的个体业主周亚娟女士介绍说,过年这几天,小区里燃放烟花爆竹后留下的刺激性气味太浓了,很呛人,出门要戴口罩。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小区物业的环卫工人清扫出几车鞭炮碎屑。周女士担忧地说,燃放烟花爆竹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知道需要多少天这股刺激性气味才能飘散。周女士建议增加鞭炮的销售价格,提升税收额度用以改善环境,这样一方面缩小了购买人群,也更利于环保。
从事出版工作的读者安振家给本报打来电话说,燃放鞭炮爆竹很不安全,也不符合节能低碳的生活,民俗传统也应该与时俱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需要改变,移风易俗也是一种进步。
看法五:借鉴其他城市有效做法
中学教师姜峰认为:在鞭炮管理方面有很多城市的做法值得借鉴。在这一点上,香港已经做出了榜样——由官方集中燃放焰火礼花,供市民观赏。这种方式既喜庆、安全,又环保、节俭。目前,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和民众也在以实际行动“移风易俗”:限定地点、时间,加强安保、环保。许多人自己不花钱、不放炮,“免费”欣赏花炮焰火,做到了“低碳环保生活,欢天喜地过大年!”
个体业主刘佳佳说,烟花爆竹禁燃令在深圳已经进入了第20个年头。取得的效果也很显著,春节安全,火灾警情明显减少。
哈尔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杜家和认为,在美国纽约虽然燃放烟花的历史不长,但一样深入人心。每逢美国独立日,都会举行各种庆典仪式,而庆典仪式的最高潮当属烟花表演,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民众围观。正是因为烟花在美国很受欢迎,所以价格很高。国内最普通的那种小爆竹,500响的居然要10美元。除了价格高以外,购买烟花的手续也相当复杂。先要出示个人身份证,还要填一个表,要求填写很多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买烟花的数量种类用途等。而且美国主要是以燃放烟花为主,爆竹较少,因为响声太大,可能会招致周边居民的不满和投诉,所以过年听响,在美国有点难。
规定过于宽松违规无人处罚
春节前,哈尔滨市公安局发布关于2011年农历春节期间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哈尔滨市市区建成区域内,2011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2011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五)期间,每日6时至24时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每日零时至6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除夕除外,可通宵燃放烟花爆竹)。
规定详细说明只有每日6时至24时允许燃放烟花爆竹。并且商店、饭店、影剧院、体育馆、公园、医院、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等公共场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居民区房顶、阳台、楼梯、走廊禁止燃放烟花。
规定禁止销售和燃放擦炮、拉炮、摔炮、纸手榴弹、礼花弹以及药量超过30克的超大双响炮等敏感度高、危险性大的品种和未经批准生产、销售的各类烟花爆竹。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但事实上,违反规定的人并未受到处罚,据了解,省内其他地市尚未出台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