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压岁钱谁来管 孩子与家长上演压岁钱“保卫战”
2011-02-13 09:19:36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黄晏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3日讯 小河是哈尔滨市某重点中学初三学生,由于家里亲属多,每年春节期间他都能收到两三千元的压岁钱。往年多数压岁钱都被妈妈没收了,他非常不满。今年过年,小河收到长辈亲友等给的压岁钱共计3900元,其中一些长辈还嘱咐他钱不要被爸爸妈妈“没收”,要自己支配,这就更坚定了小河压岁钱不上交的想法。春节尚未结束,父母与孩子围绕孩子的“压岁钱”该由谁来保管的问题进行着论战。

  调查——家庭上演压岁钱“保卫战”

  春节期间,记者调查了哈尔滨市10名中小学生,其中有8名学生认为压岁钱是长辈给自己的,应该由自己保管。在交谈中小河对记者说:“每次给我压岁钱的客人刚一告辞,妈妈就立马收走,说怕我丢了,但实际上这钱就等于被爸妈没收了。我希望妈妈能将压岁钱让我保管,我会将钱存到银行里去。当我的文具盒坏了时,用它去买;当学校里有同学遇到困难时,我能捐上一点,献上爱心。压岁钱还会让我从小学会理财。可妈妈不同意,但今年我偏要自己管。”结果,小河因为迟迟没有“上交”压岁钱,近来与妈妈关系紧张。南岗区某重点小学校5年级的琳琳告诉记者,这几天,爸妈好几次催她交压岁钱,她都没交,父母为此很不高兴。但她表示,自己不会乱花钱,要用它去买书和其他喜爱的用品。

  许多孩子的父母则表示,孩子年龄小,他们担心孩子乱花钱,想代为保管。再者说,别人给孩子的压岁钱其实都是大人间的人情往来,小孩子只是代收的借口罢了,孩子不应该真收,因为家长也要给人家孩子压岁钱的,要还人情啊。

  由于对压岁钱的保管支配问题孩子和父母总是争执不下,最后解决的办法往往是孩子将“大头”上交,自己留“小头”。许多家长都表示,他们在压岁钱的问题上,陷入了两难境地。

  支招——社会问题专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长期从事社会问题研究的黑大哲学院教授曲文勇指出:孩子的压岁钱家长是否该强行没收或上缴“家庭财政”,应该视家庭和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年龄尚小且自控力较差的孩子,家长可以与孩子商量,征得其同意,暂时代为保管,将来把钱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地方,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压岁钱应该正确使用,而不是随意乱花。

  对于年龄稍大且有一定理财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应“放权”,让孩子在银行建立一个自己的账户,或建立一个“家庭教育基金”。家长对于压岁钱的使用和支配情况定期检查和监督指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理财意识。

  金融理财专家:与孩子共同打理压岁钱

  目前,除教育储蓄外,可供选择的理财方式不少。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有关理财专家归纳出了压岁钱的几种主要理财方式:

  方式一:可将压岁钱以孩子名义存成银行定期储蓄,同时教孩子一些理财常识,一年后存款到期取得利息时,可引导孩子连本带利加上来年的压岁钱继续存下去。

  点评:这是家长常用的引导和鼓励式的理财方式,能帮助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有益于孩子成人后的家庭理财。

  方式二:如果压岁钱数额较大,家长们可另作打算,选择增值快的理财方式,如购买国债,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也比较可观。此外,也可给孩子购买邮票、纪念币甚至字画等兼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

  点评:这种方式不但投资稳妥,孩子的压岁钱增值也更快,还能培养孩子对人文艺术的良好兴趣。

  方式三:较大年龄孩子的家长则可以“放权”,通过在银行建立一个与孩子账户相关联的账户,一方面将部分压岁钱交给他们自己打理,鼓励其根据自己的需求添置学习用品或用压岁钱交学费;另一方面可以实时加以控制,同时引导其制定简单的开销计划,建立“消费小账本”,明白货比三家等消费常识。

  点评: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孩子的良好消费习惯,又相对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方式四:市场上有关少儿保险的险种不少,孩子只需每年交一定的保费,便可获得少儿教育金两全保险,到孩子20周岁左右,可获得保额20%左右的大学教育金;25周岁时可获得保额50%的成家立业祝贺基金等。

  点评:保险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强制储蓄,一旦交了第一期的费用,以后每年都要定期交费,这样,孩子的压岁钱就不会挪作他用了。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