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4日讯 近年来,滑雪成了最受哈尔滨人喜爱的户外运动之一,成为冬天生活的一部分。据了解,目前,我省已由1996年的两三家滑雪场发展到如今的70余家滑雪场。但近几年来,随着滑雪场数量的增多,一些小型滑雪场为了降低成本,大量使用残次雪具,有些雪具的使用年限甚至已超过10年。
多数雪具磨损严重滑雪场不知雪具“年龄”
7日10时许,哈市近郊一家滑雪场内。记者发现,一楼大厅内站满了来此滑雪的游客,正在雪场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仨仨俩俩地挑选、试穿滑雪用品。“这滑雪鞋套上雪板后直晃悠!”一位来滑雪的游客张先生抱怨。他告诉记者,他和朋友们是从伊春来哈尔滨滑雪的,目前已经换了四套雪板了,但都感觉不“牢靠”,从开票到现在光换雪板已经用了40分钟了。随后,记者来到雪场内发现,在人们滑雪的同时,还有很多游客正蹲在地上“认真”地修理着滑雪板。“雪杖上面漆都磨没了,新哪会磨成这样!”家住哈市道里区的滑雪发烧友郭女士正在帮朋友修理滑雪板。她告诉记者,目前她已经有10年的滑雪经验了,她这次是和五个朋友一起来滑雪的。刚才在滑雪时,有多位朋友的滑雪板先后出现了未经碰撞滑雪板卡扣就自行脱离雪板的情况,导致朋友摔倒,这十分危险。她指着滑雪板告诉记者,滑雪场提供的雪板大多是废旧的,所以很容易出现问题。她自己来滑雪时,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一般自带雪板。正说着,她刚把一个滑雪板上的卡扣重新安装上,用滑雪鞋往上一“登”,只听“呯!”一声响,卡扣又掉了下来。记者发现,雪场内提供的雪板、雪杖大多表面磨损严重。
随后,记者以游客身份向工作人员询问,该雪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有旧的雪具,但并不知道已经使用多少年。为了迎接春节高峰期,他们通常还会进一批二手雪板应急。
价格是新雪具20%多从国外进口
记者从哈市各大滑雪场了解到,目前滑雪场现存的滑雪配套用具90%来自南方,在雪场所用的滑雪用具中真正由本土厂家生产的寥寥无几。哈尔滨正规销售雪板的商店不到8家,多数都是以代理品牌为主。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滑雪场的投入大,回报率却很小,许多滑雪场为了降低成本,不惜购买价格低廉的淘汰雪具。据了解,开办一家大型的滑雪场投资至少几千万元,而目前有些规模较小的滑雪场总体投资也不过百万元。要将投资降到如此之低,只能购买便宜的淘汰雪具和器材。他讲,通常滑雪场内一副新的滑雪板要2000元左右,淘汰的则只需三四百元;淘汰滑雪鞋的价格也只是新品的五分之一。他透露说,目前哈市近郊有将近半数滑雪场都有一定数量的淘汰雪具。这些雪具其安全性非常低,滑雪者很难利用这些报废的雪具体验滑雪的乐趣。淘汰雪具多是国外90年代淘汰的,脱离器都有故障,根本就谈不上安全,出事故也就很正常。
据了解,雪板使用寿命的最多期限是4年,这期间需要很好的维护。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哈市滑雪场许多雪具的使用年限已经超过10年。这些雪具在国外的滑雪场淘汰后被国内一些厂家进行翻新再次销售。他讲,国外滑雪场的雪具一般两三年就更新一次,所以有些国外进口的淘汰雪具质量还不错,既有质量认证,也有原产地证明,但流入国内后,这些雪具还会在不同的雪场之间倒卖,许多雪具连滑雪场也说不清楚最初是从哪里买来的。同样,目前滑雪场其他滑雪用具也类似,租用给游客的雪服基本不能称作滑雪服,只能叫做“棉服”,因为基本上不防水,其价格在每次80元至180元之间。
随后,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批量供应滑雪器材的网站多达上千个。记者以滑雪场人员的身份致电某滑雪器材经营者,他告诉记者,目前他手头还有100多套从欧洲进口的老款滑雪板,基本上都是1997年左右生产的直板,每套300元左右。“没必要对滑雪器材要求太高,我们这些器材都看不出使用年限,虽然10多年了,但还能用。”他说。
应经质量认证才可使用淘汰雪具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目前国家出台的《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中只表明“滑雪用具须取得相关质量认证”,而并没有规定雪具的使用年限。因此,对于滑雪场的雪具,只能要求其有正规渠道且保证安全,至于雪具的使用年限,只能靠经营者自觉把握。体育局一位工作人员称,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监测标准和机构,因此,即使规定了使用年限,在具体操作上也无法鉴定。
他告诉记者,使用多年的报废雪具安全隐患难以避免,雪具的使用年限越久安全系数越低,在精心保养的情况下,使用5年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真的有10年以上的雪具,则安全隐患非常大。比如:滑雪板的固定器是个很关键的部位,正常情况下,滑雪者一旦摔倒,固定器会及时打开;但如果固定器失灵,对滑雪者的保护就会失效,很容易造成骨折、扭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