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2月16日讯 春节消费一直以来都是鹤城人每年消费的重点,几十年来人们消费方式、购物条件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从凭票购买的黄河彩电,到如今遍地飞驰的汽车,折射出了鹤城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迁。从“大众商品”到“时尚精品”
今年春节,高档保健品、服装、黄金珠宝,以致汽车的销路都非常不错,这源于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今年高档精美服装备受青睐,人们开始走时尚化、精品化路线,传统的羽绒服销路就显得比较差了。这跟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
据了解,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像珠宝、汽车这样的奢侈品种类较少,人们办年货的时候考虑的基本都是吃穿,根本不考虑这些。而如今,过年的时候黄金珠宝、汽车等十分走俏。记者从我市一些汽车4S店了解到,春节前我市汽车消费迎来一拨小高潮,购车者都是要赶在节日期间能开上自己的新车。“像这样购买大件年货的消费者这两年越来越多,人们追求时尚精品的步伐也越走越快。”一家汽车4S店的经营者感慨道。从“逛商店”到“网购年货”
说网络改变了鹤城人的消费观念一点都不夸张,2000年以后,网络购物渐成时尚,几乎50%“80后”都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记者发现,“网购年货”更是方兴未艾。市民王先生清晰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电脑还不普及,电子商务更是遥不可及,人们办年货的唯一途径就是逛商店。商店里有什么,消费者就能买到什么,如果没有,你就是想买也买不到。
这几年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购物网站如雨后春笋,带给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也增大了许多。今年春节前,市民王先生就在某购物网站订购了许多过节用的食品、用品,甚至连过节送礼的礼品也是来自网上购物。“十几年前真的没这样的机会,那时候的年货都是差不多的烟酒糖茶,无非就是档次不一样,可是品种都很单一,逛商店、逛商场,能够选择的余地不大。现在年货能网上购买了,非常方便,很多市民的消费观念也都为此转变了。”王先生说。从“凭票供应”到“旅游购物”
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春节消费,很多市民仍记忆犹新。张阿姨原是车辆厂的一名退休职工,1987年春节,她家准备购买一台18寸黄河牌彩电,可是一打听,需要凭购物票才能买得到平价的彩电。为了搞到一张购物票,张阿姨没少托关系,好不容易在春节前把彩电搬回了家。“那时像彩电这样的消费品供应非常紧张,没有票很难买得到,很多人都在托关系,我拿到票的时候已经没剩几台了。”张阿姨当时非常庆幸。
“现在好了,商品丰富了,想买啥就买啥,不用凭票了。如果市里没有,还可以到外地购买。”张阿姨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假期女儿就带着她去了香港旅游购物,收获了不少新奇的年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些年旅游购物度春节的市民越来越多,近的省会哈尔滨,远的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