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2月15日,正月十三。历经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五常市五常镇综合文化站。刚下车,喜庆欢快的秧歌迎面而来,让人感到这里还在十足的年味里。
文体活动室里早已挤满了镇里的男女老少。一些当地的能人都争相展示自己的才艺。56岁的剪纸高手高峰,正在聚精会神地现场表演。剪刀游走处,纸屑纷飞。不大工夫,一幅喜庆生动的“喜鹊冬梅图”跃然而出。展光楷老人,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呕心沥血三个多月创作的64米长的“五常镇老城区”图展开。素描勾勒出的精美画卷,博得观众啧啧赞叹。四面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画作,多表达了创作者对“太平盛世”的愉悦之情。此外,还有创作地道而精美的根雕、石雕作品,让记者不禁赞叹。
走进旁边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这里同样挤满了人。上网冲浪的,看书的,让记者感觉这里更像一个图书馆。文化站站长告诉记者,这里是去年投入使用的,建成后非常受欢迎。由于电脑有限,而来上网的人多,所以一般都需要提前预约。40岁的万宝村村民姜勇正在网上查有关养鸡的信息资料。由于用电脑的时间不长,他敲起字来显得有些笨拙。他仍然十分兴奋地说:“文化共享工程让我太受益了。”原来姜勇一家是养鸡专业户。以前由于不太懂养鸡的常识,每年都会病死许多鸡。自打去年在这里学会了上网查相关资料,大大降低了鸡的死亡率。
来到文化站二楼多功能厅,记者立刻被喜庆的歌舞所包围。由当地人自发组织的元宵佳节联欢会正在这里进行。高悬的红灯笼,颇具现代化气息的舞台,鲜艳亮丽的服装,开心喜气的笑脸,让记者深受感染,也想上台高歌一曲。无论是东北二人转、小品,还是歌曲、舞蹈,多是自排自演,带着原汁原味的本土气息。
已近中午十二时,记者离开时看到文化站里依然人流不息。人们在这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在欢快的歌声中,在勤勉的学习中,或在高雅的艺术天地里徜徉,让自己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