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16日讯 这个春节对于家住宝清县夹信子镇头道村村民王巍来说,可是特别不一样,开着刚刚买的新车回家过年让村里的人羡慕不已。去年,王巍种植了6垧黏水稻,并与宝清县五芳斋米业签订了订单,以每斤1.9元的价格售出,纯收入20多万元。手里有了钱,他就花了11万多元买了这台丰田丰范小汽车。他告诉记者,现在家里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和平时吃的几乎都是一样。他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他说,希望在党的好政策的带领下,在未来五年里,要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
过去的五年里,我市的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1.8亿元,同比增长5.2%。畜牧业产值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12.5%。转移农村劳动力13.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05亿元。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全市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实现增收,2008年达到194.2万吨,分别比2002年和1978年增长2.85倍和185.7倍,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民增收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479元,分别比2002年和1978年增长1.65倍和60倍,绝对值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各项支农惠农力度明显加大,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各级财政和金融部门支农力度大,累计资金投入达85亿元。我市为确保粮食高产稳产,坚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把粮食总量的增长奠定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全市整合人、财、力资源,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农业标准化提档升级活动。积极选用优良品种,大力推广玉米、水稻等四大粮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标准化栽培率达到90%。2009年,我市落实了国家级大豆、玉米和省级水稻高产创建任务8个,通过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回顾过去五年我市农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已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围绕“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粮食生产、畜牧生产大市和农产品加工大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千亿斤的粮食产出能力;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两个率先”目标,实现我市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