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连日来,《春节庙会快回来》的报道引发冰城读者热烈响应,希望哈市举办春节庙会的这个愿望能够实现。今日,哈市道外区委宣传部长刘英辉对记者说:“举办春节庙会这一倡议说出了市民的心声,而且哈市需要有这样一个全民参与的春节盛会。道外区委非常重视,已经将此事布置给文化局,明年将在道外区举办春节庙会,举办地点我们已经选好了,道台府和中华巴洛克街区都具备场地条件。”
民俗“两节”加庙会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市民对举办春节庙会的提议反应这么热烈,说明百姓有这方面的精神需求。”刘部长说,随着老城区改造的进一步延伸,老城区林立的高楼已经把原来的大院文化、胡同文化、民俗文化和草根文化淹没了,过春节成了以吃饭为形式,以家庭聚会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节。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快乐,通过某种载体办成大家的大聚会和全民过节,庙会这一民俗形式,有吃,有玩,能看,能购,是非常适合春节的一种娱乐方式。
“我们道外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浓厚的民俗风情,是哈尔滨的肇兴之地,如果说举办春节庙会,道外区是首选地点。其实,道外区每年都举办类似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市民积极参与。第一,了解更多的黑土文化;第二,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刘部长说。
刘部长介绍,去年道外区举办了夏冬两季的民俗文化节,分别是夏天举办的“道台府首届文化民俗节”和春节前举办的“首届巴洛克民俗文化节”。“展示的都是具有浓郁关东风情和黑土文化方面的东西,比如剪纸、做灯笼、吹糖人,收藏等,群众参与性非常强,‘巴洛克民俗文化节’举办了半个多月,周边县市的群众都来参与。正月十五我们还要举办元宵灯会。”刘部长说。
庙会重在参与 道外区得天独厚
“如果哈市举办春节庙会,都有哪些内容?”记者从道外区相关部门了解到,道外区举办的“道台府首届文化民俗节”和“首届巴洛克民俗文化节”,两节中有很多老手艺可以直接搬到庙会中来。比如,捏泥人、吹糖人、扎风筝、扎跑驴、剪纸、青牛葫芦、东北皮影、牛角雕……市民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还可以学手艺。市民还可参与东北大秧歌、划旱船、踩高跷等,打口袋、套圈、射击、钓鱼、挖宝、猜灯谜等老少皆宜。
在道外区办庙会,吃的东西太丰富了,道外名小吃和特色食品多达两三百种,风味独特。比如,“张包铺”排骨包、三八冷饮厅、老鼎丰,正阳楼灌肠、田家熏酱馆杀猪菜,扒肉、狮子头、火勺、酱猪脑、驴板肠、馄饨、锅烙等,既便宜又好吃。值得一提的是,西餐类的烧烤,中餐类的麻辣,都可以在春节庙会上找到。
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冬季寒冷,道外区将根据实际情况,把狮子舞、腰鼓舞、京剧、评剧、吕剧、龙江剧等安排在室内表演。
方案已开始拟定 明年推出民俗盛宴
刘部长告诉记者,在2006年春节,道外区在道台府举办了首届春节庙会,可以说道外区有办庙会的经验。市民有这方面的需求,道外区有能力举办一个热热闹闹、让市民积极参与的春节庙会。
记者了解到,目前,道外区文化部门正在拟定方案,计划在明年春节到来时,为冰城市民奉献一场愉悦身心的文化民俗盛宴。对此,我省知名历史学者李兴盛指出,哈尔滨的冬季,有了冰雪艺术这一享誉国际的城市符号,再加上庙会这一民俗文化,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幸福感将与日俱增,是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