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媛媛
东北网2月17日讯 农历大年初八,喜庆的年味尚存。
当农妇陈凤云眼含泪水地出现在记者面前时,无法想象她是如何熬过这个年关的。春节这几天,她和丈夫一直在医院的走廊里过夜。即便是家家户户团团圆圆的年三十,他们也没有心情吃饺子。面对记者的询问,她反复说着一句:“感谢哈尔滨人,我的女儿有救了!”
病危
女大学生命悬一线
1月16日,家住同江市的陈凤云正忙着置办年货,笑容里透着女儿即将归家的甜蜜。她并不知道,死神此刻已来到她女儿马媛媛的身边。上午10时许,马媛媛就读的大庆市师范学院突来急电,告知她马媛媛病危住院。这个电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陈凤云一阵眩晕,她和丈夫马守满立即启程赶往大庆市。在大庆龙南医院ICU重症监护室里,夫妇俩看到了浑身插满管子的女儿。此时的马媛媛呼吸困难,已不能开口说话。
马媛媛刚刚22岁,上大学的两年时间里,她多次取得班级第一名,还获得过两次最高级别奖学金。这个有着美好未来的生命,却正面临着生死考验。
据马媛媛的主治医生介绍,马媛媛入院时患重度肺部感染,由于治疗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已转化为重症肺炎综合征。由于病情迅速恶化,现在她的呼吸道出现出血症状,导致她无法自然呼吸,要割喉插管维持生命。由于尚不知晓具体出血位置,目前只有透析治疗。
就这样,陈凤云夫妇在医院的走廊里安了家,开始了漫长的陪护。半个月过去了,马媛媛一直未脱离生命危险,其间出现三次病危,院方全力抢救才勉强脱险。然而,让人心酸的一幕出现了,一天,陈凤云夫妇哭着找到医护人员,要求“拔掉管子,放弃治疗。”
救助
从大庆到哈尔滨
为人父母者,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陈凤云夫妇只有马媛媛一个女儿,放弃治疗简直如同挖心。为了这个决定,他们已三天三夜没合眼。家里的地卖了、房子卖了,亲朋好友的钱都借遍了,前期透析治疗十几次,每次要6000元,病危三次,每次抢救费都上万元。
这时,医护人员及亲友们的鼓励和爱心援助,让陈凤云夫妇重新树立了为女儿求生的勇气。医护人员开始自发地为马媛媛捐款。100、200、1000……捐款人中,有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护士,还有医院里的清洁工人。1月28日,大庆《都市生活报》的编辑记者听说这件事后,来到龙南医院采访,“大学生马媛媛”旋即成为大庆市街头巷尾传递的一个“爱心救助”信号,许多大庆市民打电话给陈凤云夫妇,鼓励他们不要放弃。素不相识的人们纷纷来到医院看望马媛媛,扔下钱就走。马媛媛就读的大庆市师范学院的师生,在学校内组织了多次募捐……
1月27日,由于马媛媛病情一直不见好转,龙南医院建议转到哈尔滨的大医院治疗。当日,陈凤云夫妇带着女儿来到哈医大二院,住进了外科楼A区的ICU重症监护室。对马媛媛的救助,也从大庆传递到了哈尔滨。2月2日,大年三十,海城装饰材料城个体户朱宁宁,从大庆亲友处得知马媛媛的病情,立刻赶到哈医大二院,当上了照顾马媛媛的义工。与她一起赶来的还有素不相识的市民石秀丽、王金月,春节7天,他们轮流照顾马媛媛。医大二院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也伸出援手,不但减免部分医疗费用,还发起了捐款活动。
虽然马媛媛转院到哈市,但大庆市民依旧惦记着她。昨天,两位年近七旬的大庆老人相互搀扶着赶到哈市,捐了920元钱,还捎来了他们女儿捐的100元钱。
奇迹
女孩挺过危险期
也许是爱心创造奇迹,经过精心治疗,马媛媛终于挺过了危险期。在恢复写字能力后,马媛媛在纸上写下了“在外面等我出去”、“我还没考试呢”……目前,马媛媛呼吸道出血的并发症已解决,肺部感染的病症也正在积极地治疗中,不过仍然要依靠喉部插管维持呼吸。
2月9日,生病后一直靠输营养液维持营养的媛媛,第一次要求吃些鸡蛋糕。这个看似简单的小请求,却让陈凤云倍感高兴,反复向记者提起。
“是大庆、哈尔滨两地的好心人,给了我们一家人希望。”陈凤云说。目前,已有近30位爱心人士为马媛媛捐款近2万元,其中一位爱心人士一次就捐款5000元。马媛媛就读的大庆师范学院,师生累计捐款更是多达6万余元。
“捐款的每个人、每笔钱,我都记在本子上了。虽然媛媛还不能说话,但她在纸上写满了谢谢。”陈凤云说,他们要通过本报,向关心他们的大庆、哈尔滨两地爱心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救命之恩,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