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2月18日讯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市民怜悯心理,胁迫组织儿童进行乞讨,以达到敛取不义之财的目的。这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深深伤害了儿童脆弱的心灵,更为法律所不容。
今年尹始,由微博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注。一直参与打拐行动的警方分析,拐卖儿童的集团内部分工越来越明晰,已形成了诱骗、收购、运送、“零售”等“一条龙”的拐卖链条。受利益驱使,拐卖儿童、胁迫儿童行乞等不法行为日渐增多。这其中也反映出,未成年人监管工作的缺失,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障机制,关注关爱未成年人成长,迫在眉睫。
全国“打拐”解救流浪乞讨儿童行动引起黑龙江省民政部门高度重视,下发通知,采取一系列措施,密切配合公安部门的“打拐”行动,引导在街头乞讨的流浪未成年人进入救助机构接受救助。 2009年12月11日,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龙沙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用6小时成功打掉一以暴力手段胁迫组织未成年儿童乞讨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解救未成年儿童4名。当时,市局副局长、龙沙分局局长马佳泉检查工作途经市中环广场时,看到一个身着单薄内衣的小男孩跪地乞讨,马佳泉立即责成分局治安大队介入调查。记者在本报2010年7月28第7版以《曾经的流浪儿,缘何沦为如今的幕后丐帮头》为题详细记录了本案破案过程。
据市流浪人员救助管理科科长赵凤阁介绍,齐齐哈尔市民政部门一直非常重视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工作,市民政局在2007年便建立了流浪儿童救助站,优化流浪儿童的成长环境。在市内已有救助站的基础上,在龙沙、建华、铁锋三区又成立了三个救助站,为他们提供了符合生长发育的饮食及生活设施,与公安"110"联动,保证流浪儿童随时都可以得到救助。去年全年共救助18岁以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10人次,今年仅两个月的时间里也已经安置8名未成年流浪儿童。据调查统计,这些流浪儿童大部分来自省内,而一些团体乞讨的未成年人则来自南方省份的乡村地区,其中以甘肃、河北、陕西籍人数最多,被拐卖而成为乞儿的未能年人很少。
“家庭成员缺失和父母不和是造成流浪儿的主要因素,这其中私生子无人照管的现象很突出。沿街乞讨的孩子有的被群众发现,通过警方,或自投进入救助站。按照政策,我们返送原籍所在地,但有的孩子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形成了较为顽劣的性格,我们在接到孩子时最关心,也最操心的就是他们的学习问题。”赵凤阁科长认为,目前对于未成年流浪者采取的保护性救助并未列入相关的管理办法内,针对流浪儿童的相关法规也仍处于空白阶段,这也是流浪儿童救助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各地的救助站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保护性救助、关爱性救助,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儿童流落街头的现状,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
目前省民政厅已发出通知,要求各救助管理站对公安部门、市民举报或怀疑有被幕后操纵嫌疑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做好甄别工作,对来历不明乞儿采集DNA样本,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采取行动,强化救助站内服务和管理,安排好受助乞儿的生活起居和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等活动,对于流浪未成年人返乡、安置,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无力接回的,采取当地救助管理机构接回或护送返乡的方式,要仔细核实身份,防止未成年人被冒领、冒认。对不愿入站的提供必要的饮食、衣被等服务,进行主动救助、巡回救助。
我省、市各级流浪人员救助站联系方式:
黑龙江省救助总站0451-53651697
齐齐哈尔市救助管理站0452-2511063
龙江县救助管理站0452-5825115
依安县救助管理站0452-7015917
泰来县救助管理站0452-8225669
甘南县救助管理站0452-5622740
富裕县救助管理站0452-3128566
克山县救助管理站0452-4550986
拜泉县救助管理站0452-7322546
讷河市救助管理站0452-338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