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嘉荫新农村五举措普惠农民
2011-02-20 09:41:4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健维 张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走进嘉荫县育红村,记者遇到村民伊晓东,他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村很穷,房没好房,路不像路,就连每家的板障子都是东倒西歪的,现在,家家建成了砖瓦房,全村修建了水泥路,每户的家用电器也不差啥了。据了解,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嘉荫县通过连年出台惠农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进行环境治理、持续推动民生改善这五项举措,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连年出台惠农政策。该县2006年出台了“九补两免”优惠政策;2007年出台10项优惠政策;2008年出台17项31条优惠政策;2009年出台18项优惠政策;2010年出台“新18项”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均以县委“1号文件”形式下发,内容包括支持水稻、黑木耳、规模化养猪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建房、修路、改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绿化、卫生整治等村屯环境治理,支持就学、就医、贫困户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5年来,全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总投入已达到8.3亿元。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5年来嘉荫县累计完成4个自然屯的整体搬迁;新建农村住房1584栋、面积18.08万平方米,2258个农户喜迁新居,至2010年末,全县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2.8%,比2005年高出18.4个百分点;全县73个行政村的主次干道全部实现了硬化;完成所有行政村的安全饮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9%;完成2处生物质燃料示范点项目,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233台,安装生物质节能炉40台;完成176.55公里农田路改造,新建61孔有基桥涵;完成农村改厕3685个,安装路灯1573盏。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嘉荫县重点发展优质大豆、水稻、绒山羊、民有林、袋栽木耳,实行农、牧、林、副四业并举。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4亿元,比2005年增长133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907元,比2005年增长123%;粮豆薯播种面积达到120.3万亩,比2005年增长23.3%;粮豆薯总产达到21.3万吨,比2005年增长71.8%。除此,建设百万袋以上木耳园区12处,建设香菇生产基地2处;绿色食品基地发展到50.33万亩,是2005年的1.29倍;累计申报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7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5个,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3项。

  积极进行环境治理。该县5年完成村屯绿化、道路绿化、农田防护林和江河库渠绿化1.85万亩,植树176.13万株;创建省级卫生示范村21个,卫生达标村22个。同时,在9个乡镇73个行政村推行环境整治“四个一”制度,即:一套卫生管理制度、一支卫生保洁管护队伍、一处垃圾填埋场所和每条街一名卫生监督员;修建村级活动广场73个、9.3万平方米,新建村级活动室77个、1.99万平方米;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3%。

  持续推动民生改善。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3672.97万元,新建3所中小学及职教中心教学楼;多方筹资500余万元,完成7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作;投入资金22万元,装备了28个高标准卫生所,实现了村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连续3年达到100%;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县1962户、3262名农村困难群众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将城乡所有“五保”供养人员全部纳入财政供养。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