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2月22日讯 春节一过,鸡西市乡村处处涌动备春耕生产热潮。近日,记者在市农委了解到,今春备春耕重点是突出调结构、送科技、备物资,为全市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为再夺今年农业大丰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备春耕生产工作,于1月27日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稳粮、增菜、发展食用菌”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总的原则是“三增一减”,即增水稻、增玉米、增经济作物,减大豆。按照这一思路,鸡西市成立了备春耕生产督导组,逐县、逐村、逐户指导备春耕,落实种植结构计划和推进措施,确保结构调整落到实处。
突出科技培训抓好备春耕。早在去年冬季,鸡西市就启动了“科普之冬”活动,已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600期,培训农民10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科普图书5万份、光碟500张。眼下,我市突出“三项技术”和“一个示范带动”,进一步抓好科技培训。即重点培训鸡西市自主创新的水稻隔寒育壮苗、深松整地、农作物合理密植三项技术,强化村级农业科技示范田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鸡西市计划新增水稻隔寒育壮苗面积10万亩,新增水稻隔寒育壮苗大棚3400栋,目前已全部完成秋建棚、秋备土等秋季准备工作。3月10日前,隔寒育壮苗大棚扣棚等各项播种准备工作亦可完成。同时,鸡西市将召开农业信息发布会,请农业和涉农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形势、适用技术应用、农产品供求、气象信息等进行信息发布,为备春耕生产提供信息服务。
突出资金物资准备抓好备春耕。目前,尿素、国产二铵、复合肥进货价格已分别达2000元/吨、3600元/吨、2600元/吨,同比上涨50元/吨、600元/吨、600元/吨;农用0#、-20#柴油价格达7735元/吨、8741元/吨,分别比去年上涨500元/吨、600元/吨;水稻、玉米种子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增加了农民生产成本。今年全市种养业共需资金35.5亿元,其中种植业26.8亿元,养殖业7.9亿元,其他0.8亿元。目前,春耕期种植业已筹资金20.4亿元。全市需种子2.2万吨,农民自备种子0.38万吨。截至目前,种子部门已入库种子1.2万吨。同时,鸡西市将组织农资、种子、农药等春耕物资供应部门,提前做好农用物资的准备工作,确保物资需求,做到了品种齐全,数量充足。有关部门还加大春耕期间农资市场的检查和监管力度,为备春耕生产提供保障。积极协调金融等部门,做好资金准备工作,确保3月底前各项物资、资金下摆到位。
突出抗灾准备抓好备春耕。去冬以来,总降雪量达47.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20.8毫米,气温偏低,有利于土壤保墒。但多年来,鸡西市春耕生产一直存在旱、涝不均的状况,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为备春耕生产带来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南方冬麦区的旱灾,为鸡西市敲响了警钟。鸡西市将认真做好抗旱防涝准备,利用国家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有利契机,大打抗旱水源井,进行清淤疏浚,提早截蓄桃花水,加大抗旱排涝物资准备,积极应对各种旱涝灾害,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鸡西市还将突出典型带动抓好备春耕和落实落靠各项惠农政策抓好备春耕。并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在3月底前,及时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资金,其他农业生产资金做到早安排、快拨付,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