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3日讯 佳木斯市通过扶持新增民营企业、培育壮大民营骨干企业,有效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市实现工业经济三年翻番提供了有力地支撑。去年以来,全市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总收入4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真正实现了民营经济的跨越发展。
据了解,通过有关部门积极扶持,一年间,我市新增规模民营企业84户,全市民营工业规模企业已经达到311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90%以上。我市通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重点扶持,积极培育壮大民营大户企业。目前,已培育年经营额超亿元企业8户,总数达到72户;超千万元的企业42户,总数达到556户。
针对民营企业管理手段滞后,人员素质水平低,体制、机制亟待需要提升的实际,我市坚持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培训,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各类专业人员的素质和层次。市工信委通过与佳木斯技师学院联合,利用该院教学资源优势,成功地举办了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和营销战略培训班。培训人员近400人,超额完成了全年培训300人的任务目标,推动了中小企业营销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
市工信委有关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走进百户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活动,全体干部职工深入一线为民营企业服务。围绕产业集群、外向型经济、机械加工配套、融资难问题、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专题开展调研,制定出台了《佳木斯市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联席会、拉练会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困难和问题180余件。
大力开展送法、送政策到企业活动,联合相关部门把省、市关于“企业保增长促发展”的优惠政策、“企业收费明白册”和各部门到企业检查、收费的登记卡送到企业,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民营企业开展联商、引商、招商,新上扩建项目142个,其中投资额亿元以上的8个,5000万元以上的71个,千万元以上的26个,新增固定资产到位资金12.4 9亿元,同比增长46%。
我市在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市工信委有关部门广角度、多渠道探索融资途径,建立政银企合作联盟,与我市多家银行合作,先后为12户中小企业解决贷款,初步统计2.7亿元;积极引进外埠金融机构到我市开展业务,东北再担保公司哈尔滨分公司与上海浦发银行哈尔滨分行合作,哈尔滨钧信担保公司与哈尔滨商业银行合作,深入企业百余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企业和银行建立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关系,通过信贷支持,催生了伟嘉汽车城、立昌建材等一批企业;救活了江南屠宰场、福星彩印公司等一批企业;壮大了阳光生化公司、凯华汽车城等一批企业;建立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公司,实现了我市零的突破,跑省、进京几十次,引进众联农业担保公司在佳木斯建立了分公司,推荐重点需要资金扶持企业19户,一年之中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近三亿元,这在我市民营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大突破,为全市民营经济跨越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非公企业评议涉企部门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去年11月10日,我市组织市内四个城区260户重点非公企业法人或代表,并邀请了十名市经济发展环境特邀监督员,对全市29个涉企部门法律执行情况、自身建设情况、服务质量、廉洁建设等四个方面,13个内容进行了测评,并将评议结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当中。同时,在市区30户企业设立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监测点,聘请了35名监督员,采取集中评议、网络评议、座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评议范围。外省市青岛、成都等地以及省内各地市也到我市来学习非公企业评议涉企部门工作的经验和作法。《创新评议涉企部门工作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经验,在全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工作会上做了大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