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23日讯 2011年的早春,乍暖还寒,而黑龙江建龙已是春意勃发,到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浪。黑龙江建龙用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向外界透露着一个信息:在双鸭山市新一轮发展大潮中,其100万吨/年无缝钢管项目二期工程(75万吨/年)连轧无缝钢管项目,即将在3月份顺利投产。
2月17日——元宵佳节,城市的热闹繁华仍未褪去,记者来到了位于岭东冶金工业园区的黑龙江建龙集团,走进放弃与家人团聚机会、在车间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人们身边,感受钢铁“领舞者”的风采。
成立于2003年8月5日的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是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黑土地投资兴建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以矿业、煤化工、钢铁为重点的优势产业链条,在黑土地上已显现出巨大优势,成为我市重要的财源型支柱企业和我省钢铁行业的支柱企业。
厉兵秣马蓄后劲。抓住双鸭山打造钢铁产业重点区的机遇,黑龙江建龙总投资15.9亿元,于2009年5月份开始上马二期工程项目,决心把双鸭山打造成为龙江大地最大的高端钢铁生产基地。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投产,公司的领导层以及工作在一线的500余名工人们,在春节期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日夜兼程地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安装调试设备,为项目早日投产做着准备。
在黑龙江建龙无缝钢管项目二期工程的施工车间内,来自安徽的项目经理姚本金正站在高台上指导工人们安装设备。姚本金对记者讲,自己来到双鸭山多年,由于生产和生活环境好,他早已把家安在了这里。为了保证这个项目的顺利投产,节日期间不但公司的工人们没有休假,就连前来帮助安装机组的10个外国专家也是在双鸭山过的新年。
在车间里,记者见到了来自南非的专家罗特曼。当听说有记者来采访,罗特曼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到:“来这里7个月了,感觉非常棒!大年三十,公司总经理请我们10个专家吃了一顿中国传统的年夜饭,饭菜味道好极了!”罗特曼握住姚本金的手笑着说:“这里还有我很好的朋友”。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来自外地的工人放弃节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加班加点赶着工期。
来自同江的李恩龙,是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实习生。第一次在外过年的他告诉记者,他们外来务工者都感觉双鸭山不错,过年公司给每个工人发了200元的红包,师傅年三十还请大伙吃了年夜饭。李恩龙说:“如果可能的话,毕业后就打算在这继续干下去了。”
家住鸡西的韩金铜,是2005年来到建龙工作的,春节前刚刚结婚的他把家安在双鸭山,他信心十足地表示,要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为双鸭山发展添砖加瓦。
电焊工常伟业家住尖山区河西社区,是一名学徒工,父母都是农民,他对目前的这份工作非常满意。用他的话说:父母种地太辛苦了,现在自己干的这份工作很得手,一点也不累,每月领取1500元的工资特别知足。
据介绍,黑龙江建龙100万吨/年无缝钢管项目二期工程连轧无缝钢管项目,计划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采用的是目前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最新轧管设备。该项目工程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各类热轧无缝钢管75万吨/年。它的上马,不仅可填补黑龙江省大口径无缝钢管生产的空白,也必将使黑龙江建龙成为我省无缝管生产行业的领军企业。
迎着煦暖的春风,黑龙江建龙人挺直钢铁脊梁,用打造出的“钢铁航母”,“领舞”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