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4日讯 近日,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开展了“民生民意评价调查”。调查涉及家庭收入、物价水平、社会保障、求职就业、道路交通、食品安全、农村建设和民生诉求等八方面。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总体感觉生活幸福,城镇居民对城乡道路状况满意度为最高,为70.1%。
调查包括城镇和农村两部分,其中,城镇问卷占76.0%,农村占24.0%。内容涉及居民生活幸福度、民生目标信心度、热点问题满意度、具体问题关注度、民生想法预期度、民生变化对比度和问题解决希望度七个方面59项指标。
城乡居民幸福度达85.5%,其中,表示幸福的占43.2%,表示比较幸福的占42.3%。农村居民幸福感强。2010年,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和二、三产业发展壮大等因素影响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8.4%,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7.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感受幸福生活明显,幸福度高达90.4%,城镇居民幸福度为84.0%。老年人和青壮年幸福感强。由于老年人退休在家,没有工作压力,青壮年精力旺盛,为事业奔波动力足,他们感觉生活幸福;而中年人事业基本定型,被动的工作压力、养老顾小的生活压力、易发疾病的身体压力和事业平淡的社会压力,使其幸福感相对偏弱。老年人和青壮年幸福度分别为88.2%和87.6%,比中年人高6.1和5.5个百分点。地位高和工作环境好的人员幸福感强。生活得体面、有尊严,是左右幸福感强弱的重要因素。乡村干部和机关事业人员幸福度居前,分别为95.9%和93.3%;农民和企业人员幸福度居中,分别为89.8%和84.2%;其他群众和失业人员幸福度居后,分别为82.3%和77.5%。
交通秩序城镇居民满意度为65.1%,食品安全监管城镇居民满意度为54.0%;食品安全放心度为55.1%。物价水平满意度低,在三项问题评价中,物价水平满意度为42.7%,家庭收入满意度为64.7%,社会保障满意度为66.0%。
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2010年,哈市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1万人。但受劳动力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因素影响,就业形势虽有好转,但压力依然较大。在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表态中,城镇居民认为形势严峻的占49.6%。
食品安全备受关注。自三鹿奶粉事件后,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六个可供多选的项目中,城乡居民在购买食品时,最关注保质期,关注率达72.9%。弱势群体救助内容备受关注,在低保待遇、医疗优惠、房租减免和热费减免四项救助内容选择中,城镇居民最关注医疗优惠,关注率达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