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外埠来我省招万人仅300人应聘 农民工出省打工人数首减少
2011-02-25 09:40:52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洁蕊 高春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求职者在看招聘广告

  黑龙江新闻网讯 24日,记者从哈尔滨市人才市场了解到,从今年1月开始,有80余家外埠企业委托该市场在我省招聘1万人,提供的多为一线工人岗位,可只有300余名农民工应聘上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我省农民工出省打工人数首次减少,原因之一是省内各地市县企业用工需求激增,让更多的农民工留在了“家门口”就业。 

  南方企业:急招大量生产工人

  据哈市人才市场外埠服务部负责人介绍,年前就有一些南方企业委托人才市场招聘工人,年后更多企业蜂拥而至,其中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招聘的多是生产工人,其中要人最多的是生产芯片、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的企业。南方出现了用工荒,企业在当地招不到人,就到外地招。往年也有南方企业委托人才市场招人,但是企业数量和招工人数都没有今年多。今年春节后,每天只有20名来自省内各地的农民工到人才市场登记,寻求外埠工作。因为企业用工需求量大,凡是应聘生产工人岗位的,基本上都被录用了。 

  农民工:省内省外打工赚钱差不多

  双城市万隆乡的李进在省外打工多年,做过普通工人、包装工、库管员等,后来学习了焊接,当上了一名焊接工。李进说,今年春节前从烟台回家后,他对哈市焊接工的工资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省内打工赚的钱与在省外打工差不多,而且可以省去很多路费,所以不想再去省外打工了。

  李进大致算了一笔账:“在烟台打工,月均收入3000元,每月吃饭要花六七百元,通信费、交通费需要三四百元,与别人合租房子要300元,春节回家的往返路费要1500元左右,一年下来,剩到手里的钱没多少。而像我这样有七八年工作经验的焊接工,目前在哈市也能找到一份月薪2500-3000元的活儿,并且方便回家,有空时可以帮家人干点儿农活。这样算来,在‘家门口’打工更划算。”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与李进持有相同观点的农民工为数不少。家住哈市王岗镇的小张今年24岁,他在天津的一家工厂做过包装工,工作量大不说,还经常要义务加班,除去生活成本,一个月剩不了几个钱。小张说:“在外地打工生活质量低,回到哈市不仅可以在家吃、住,而且工资水平也不比天津低。”

  记者在哈市抚顺街上的多家人力资源市场调查发现,多数来找工作的农民工想先在哈市试着找工作,如果工资、待遇能达到期望值,就不会考虑出省打工。

  “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本土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会日渐增大。在鼓励‘本土就业’的政策下,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让农民工对务工生活的心理预期得到了满足,从而更愿意留在家乡工作。”据哈市阿城区劳转部门介绍,当地创业型企业增加、企业提供的工资和待遇让农民工满意等都是促使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的因素。2010年,该区3761户农民工返乡创业,由此拉动的就业人数达到5435人。

  据了解,在哈市出现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了齐齐哈尔等地。

  调查显示:我省农民工出省打工人数首次减少 

  据省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520万人,比2009年的512万人略有增加。然而,出省务工的农民工人数首次减少,2010年出省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为1336828人,比2009年的1350795人减少了1%;农民工县内区域转移猛增了11%,达到1136105人。

  该负责人表示:“我省县城的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是促使农民工就近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去这些企业打工比去省外务工更实惠;我省地市县区域经济复苏,交通运输、建筑、餐饮等行业的岗位十分充足,农民工就近转移更加方便。

  另外,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近年来加大地方建设,用工岗位增加,与外省的薪酬差距也逐渐缩小。因此,如果省外企业给出的工资、待遇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农民工是不会背井离乡去打工的。”

责任编辑:张隽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