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地方名优仍是短板 畜牧蛋糕亟待做大
2011-02-25 11:05:33 来源:鹤岗晚报  作者:张雅慧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鹤岗2月25日讯 近日,来自国家统计局鹤岗调查队资料显示,鹤岗市畜禽养殖目前的分布情况是:绵羊养殖规模户主要分布在绥滨县;奶牛和肉牛养殖规模户主要分布在萝北县;生猪、家禽养殖规模户主要分布在市郊。2010年鹤岗市生猪价格呈现先下滑后波动回升,生猪和家禽存栏量环比和同比均呈上升趋势,受疫病等因素影响,牛羊存栏呈下降态势。

  现 状

  鹤岗市目前畜禽产品普遍是散养,畜牧业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仍处在较低水平。小规模大群体的农户饲养,设施、设备简陋,管理粗放,限制了畜禽生产能力的发挥,鹤岗市生猪养殖规模户仅有31家,在生猪养殖规模户中,厂房、设备及人员配备上具备标准化养殖水平的仅占16%,整体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水平不高,调查表明,养殖户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以生猪饲养为例,由于生猪生产的风险高,农村的多数养殖户又没有可抵押物,基本得不到信贷支持。养猪产业投入高、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养殖户自有资金仅能满足前期投入,缺少必要的饲料、仔猪储备及厂房扩建等后续资金投入,持续生产能力减弱,生产缺乏主动性。调查中了解到,近65%的养鸡规模户存栏量都在1万只左右,鸡舍大都坐落在居民区偏僻地带,扩大规模受限,对周围环境也会造成污染。但若解决这些问题,发展养殖规模,需要较大资金,既要购置边缘地带的土地盖鸡舍,扩大经营,又要购买鸡雏,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很难。被调查者希望从得到价格较低的出让土地,从金融部门得到信贷支持,缓解流动资金压力是养殖户的最大诉求。

  在应对突发疫情方面,由于养殖户防疫能力薄弱,加之疫病变种升级快,给畜牧养殖带来一定的影响。调查了解,在去年四五月份爆发的口蹄疫病是疫病的变种升级,对于已经注射疫苗的肥猪和母猪影响小,而仔猪受损病死现象严重。7月末牛口蹄疫爆发,8月份炭疽病爆发,9月份生猪感染高热病菌,养殖带来较大影响,也给人们带来恐惧心理,市场牛羊肉无人问津。在我市,发展畜牧业用地问题较突出,多年来农业用地规划多以种植业为主,各个部门都没有把畜牧业用地纳入规划,畜牧业用地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生猪屠宰的垄断性经营,生猪收购环节或屠宰企业对生猪价格有一定的主动权,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只能被动接受,养殖户缺乏议价能力。

  鹤岗市畜禽免费疫苗的发放主要靠畜牧站或社区来完成,社区没有专业畜禽疫病服务设施,很难达到疫苗的保管、运输标准条件,只起到疫苗传递的作用,防疫体系不健全。

  目前鹤岗市畜产品加工档次低,除北大荒肉业、完达山乳业外,其它只有香肠、熟食加工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块头不大,没有形成养殖基地-屠宰-深加工地方名优产品-市场销售的畜牧养殖产业链条,外销市场没有打开,缺乏深加工龙头企业。

  建 议

  大力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再扶持和壮大已有的规模养殖企业,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现有规模养殖企业的厂房扩建、设备更新、提高人员疫病防治能力等软硬件设施配备上,使现有的规模养殖企业趋于标准化,壮大养殖规模;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养殖户,利用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参股聚资作为资本金,联合兴办有一定规模的养殖龙头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食草品种;解决规模养殖户资金问题。集中使用生猪和奶牛的补助基金,将一个地区的补助资金以政府的名义集中使用,把补助资金作为贴息贷款的利息补贴给银行,银行贴息贷款给养殖大户,使养殖大户获得超出补助资金几倍的流动资金,扩大养殖规模,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畜禽规模化养殖;加强疫情监测和落实畜牧业用地政策,将畜牧业用地与农业用地在政策上同等对待,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畜牧业专用地;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畜牧兽医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完善畜禽生产预警机制。科学预测市场和消费需求走势,正确引导养殖户进行生产经营,合理规避市场风险;创建地方特色畜产品。目前,我市畜牧业生产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发展和壮大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生产、加工产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重点开发优质畜产品深加工,培育地方名优畜产品,促使畜牧业步入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的轨道。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