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我省委员提案:建设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
2011-03-04 08:20:2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雪梅 郭铭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连接中俄蒙三个资源富集的新兴经济体,涵盖东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两省一区的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农牧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总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交通便利。

  “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具有地缘政治稳定的特殊优势和长期友好合作的历史基础,在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必将成为继东南沿海地区之后新的开放开发热点区域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当天,关于实施建设“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的建议引起驻我省全国政协委员的共鸣,委员们联名提案。

  战略意义: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全面振兴

  全国政协常委何小平认为,可以通过大开放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为广泛深度合作的现代国际经济贸易区,走外向型国际化的改造振兴之路。建设东北北部沿边开放经济带,可以加快提升东北北部对俄、蒙经贸、投资和科技合作的水平。

  孙东生委员举例说:“哈尔滨是我国连接北美、欧洲经济发达地区运途最近的国际空港,比目前国内常用的北京、上海空港可节约运费等成本30%左右。这里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睿智企业家和经营者所看好,内联外引、合作共赢的大发展势头正在逐步呈现。”随着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加速流入和聚集,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必将成为继东南沿海地区之后新的开放开发热点区域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

  长吉图、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补充延伸

  “实现腹地产业经济和口岸贸易通道的统筹协调发展,真正形成我国东北区域全方位大开放的格局。”陶夏新委员分析说,长吉图和辽宁沿海两个经济带的优势在于水路出境,而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有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达30多个,仅黑龙江省就有25个,可以实现水陆联运,广泛带动腹地农牧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产业的大发展。每周有260多个北美、欧洲航班经过哈尔滨,航空枢纽地位和空中航运便捷的优势得天独厚。“建成开放的经济带,对长吉图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将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和持续的带动,促进东北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促进整个东北地区全面开放搞活和加快发展。”

  引进能源保持快发展的最佳选择

  孙东生委员认为,通过与俄罗斯和蒙古的贸易解决我国的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天然气、电力和矿产、木材等能源资源短缺,这是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的独有特色和优势,是其他经济区或经济带所无法替代的。近几年运用俄油、俄电、俄木材和蒙古矿产的实践表明,应通过国际条约和合作协定建立我国东北稳固安全的能源通道,确定和实施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是促进和助推我国东北方向陆路能源通道建设的紧迫任务。

  建言献策

  委员们认为,规划建设“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事关我国近中及长期发展的战略全局,建议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尽早决策立项,科学组织实施。

  建议一:以国务院东北振兴办牵头,组织东北三省一区建立起顺畅高效的协调工作机构,强力推进这项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国家对东北地区的发展进行整体和长远的谋划,对各区域发展统筹协调。

  建议二:以空港和口岸建设为重点,使基础设施尽快适应东北北部深化和扩大沿边开放的要求。主要道路、桥梁应加快建设,比如黑河大桥、滨满铁路复线、东边道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纳入国家计划来推动实施。重视空中运输线和航空枢纽港的建设,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把哈尔滨作为区域航空枢纽和连接北美、欧洲的客、货运输的国际空港来加快建设已经势在必行,建议尽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来加快推进实施。

  建议三:尽快通过国家间的外交和贸易谈判,促进中蒙、中俄经贸科技合作进一步规范、畅通和投资合作更加便利化。东北地方和民间、企业对俄、蒙的经贸合作特别是边境贸易越来越活跃,但经常面临“灰色清关”和结算结汇不安全等困扰。俄电的入境使用价格低廉,且对双方都有利,却因电网管理限制不能更大范围使用。石油、矿产、木材的输入也未能按双方客观需要顺畅地增加过货量。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建设急需投资,俄罗斯自身能力有限,中国企业进行了大量投资,但经营发展经常遇到各种风险和限制。这些问题需要中央政府通过目前的两国首脑会晤和政府高官会谈等机制尽快解决好,促进双方合作共赢,使我国东北北部的沿边开放步伐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责任编辑:高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