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3日讯 “十一五”期间,为实现广大群众的安居之梦,黑河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5年时间,近30万居民告别了棚户区和泥草房,黑河市创造了令人称奇的棚户区、泥草房改造速度。
黑河的棚户区房龄大多超过40年,巷道狭窄,基础设施落后,墙体开裂、室内阴暗潮湿,人均居住面积小。2007年,全市棚改工程正式启动。为了将这项民生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棚户区改造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进的方式,政府负责拆迁并实施道路硬化、亮化、绿化、供热、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开发企业负责建设回迁安置房和商业开发。同时,出台了棚户区改造相关优惠政策和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并创造性地将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结合到一起,真正使惠民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截至2010年,全市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9.6亿元,其中市区5.03亿元;拆迁73万平方米,其中市区20.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70.82万平方米,其中市区3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通过采取“拆一还一”及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方式,实现了棚户区居民住得进、住得稳、住得好。
坚持新思路、新突破、新经验,努力出实招、使真劲、见实效,确保每年都有新变化、新成果、新进展。为深入推进泥草房改造这项民生工程,帮助更多的困难农民改善住房条件,我市制定了农村泥草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优惠扶持政策,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真正为农民建房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全市各地、各级建设等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到村屯,帮助农民解决建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改造,让农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2010年,全市拆除泥草房7715户,面积达43.25万平方米;改造建设完成7724户,面积为57.13万平方米,完成2010年改造任务的107.3%,其中节能住宅6700户,面积49.69万平方米,占新建住宅的86.74%;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19.6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8平方米;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1.82%,比上年增加3.21个百分点。
广厦千万,今朝梦圆。五年时间,黑河市大片棚户区和泥草房被座座高楼和砖瓦房所取代。一组组数字,记录着黑河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取得的成绩,棚改新区和泥草房改造区居民们一张张笑脸,是对“一棚一草”改造工作无声的肯定和最好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