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一女在市儿童医院楼梯上吸烟。
两名男子在市中医医院电梯间吸烟。
道里区安心街一饭店包房内全是烟头。
东北网3月8日讯 去年,哈尔滨市成为全国首批“无烟环境促进项目”的7个城市之一。日前,市政府通过《哈尔滨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草案)》,将提交市人大审议。根据该《条例(草案)》,我市将全面控烟,力争成为中国内地首个无烟城市。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公共场所看到,因缺乏配套设施,主观认识不够,如何监管遭遇难题,哈尔滨距离“无烟城”尚有很远。
禁烟标志旁边 烟民不断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市民对“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并不知情。在市儿童医院住院处,当记者询问两名患者家属是否知道医院内禁止吸烟时,两人表示“不知道,就是烟瘾上来了,找个僻静地方抽一根”。
在道里区河松街一家网吧内,几名边打游戏边抽烟的人表示,从来没听说网吧不让抽烟,没人管。在道里区安红街一家饭店内,正在用餐的市民杨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大部分饭店没有设置吸烟区或吸烟室,顾客只能在饭桌旁抽烟。
在市妇产医院记者看到,阳光大厅内在显眼位置设置了“您已进入无烟医院,请勿吸烟,请勿敬烟”标志,在医院内各个楼梯口、电梯间均可看到“无烟医院”标志,仍然不断有人在医院内抽烟。
据了解,我市餐厅、旅馆等公共场所很少设置“无烟区”和“吸烟区”,很多市民只能在大庭广众下抽烟。
宾馆酒店禁烟 管理挺难
根据《条例(草案)》规定,对于在公共场所吸烟者,人人都可劝阻其立即停止吸烟。记者走访时看到,公共场所经营者想要履行制止吸烟的职责随时“控烟”很难。一些餐馆、旅店和仓买店的经营者认为,这项看似“人人都能管”的事儿其实“人人都不管”。
在道里区河山街一家饭店内,面对食客“吞云吐雾”行为,饭店老板说,他也不想让客人抽烟,可是根本管不了,不让抽烟人家下次就不来了。
道里区顺心旅馆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他们不可能24小时紧盯客人,尤其是厕所、洗手间等地方。同时,客人不听劝阻在旅馆里继续抽烟,他们不能把客人赶走或打电话报警,那样旅馆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者缺乏配套的监管设施,如何监管、怎样处罚也没有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禁烟任重而道远。
在日本、爱尔兰等一些禁烟非常成功的国家,不仅有《禁烟法》的明确规定,而且在公共场所如餐厅、旅馆、电影院等地都安装了烟雾自动感应系统,一旦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感应系统便会自动报警,相关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对违返《禁烟法》者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