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北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 曹曦 曲慧 刘华 吕博)8日晚餐过后,在宾馆的走廊上,我被一阵开怀的笑声所吸引。笑声是从女代表那辉、刘蕾的房间传出来的,因为前几天采访的熟悉,更因为好奇,我下意识地敲响了房门。
门开了,一张阳光灿烂的脸庞映入记者眼帘。正是以前采访过的代表刘蕾,“欢迎光临!”这位80后赫哲族女孩调皮地做了个请的手势。“啥事啊,笑的这么开心?”她的热情、爽朗一下子就感染了我。
“这不,又是三八节了,我们正在给家里的姐妹们写纪念封呢,她俩夸我写字好看,说是要给我组个粉丝团呢。”那辉代表指了指桌上一摞摞的纪念封笑着说。“对了,这是来自伊春环卫战线的工人代表王艳斌,王大姐。”刘蕾拉着屋里的女代表忙不迭地介绍起来。打过招呼后,我拿起桌上的纪念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一行醒目的大字赫然入目,国徽、红旗、大会堂,右侧还有一枚可爱的小兔子邮票,纪念封设计得既庄严又漂亮。
“这是三八节送给姐妹们的特殊礼物,她们收到都高兴得不得了呢。我连续寄了四年,就像过年吃饺子一样成了习俗了。”从事环卫工作22年的王艳斌快人快语。“哈哈哈”大家都乐了。“第一年参加人大会的时候,我寄了一百多张呢,现在越寄越多了,快有三百张了吧。家里的乡亲们都盼着,这份特殊的礼物可是大家的骄傲呢。开会忙,只能抽空写,手都酸了,这不,正缠着让那姐帮着写呢。”刘蕾孩子气地吐了吐舌头。“我们厂里的姐妹都把每年的纪念封收藏起来,说这是从北京寄过来的,带着首都的问候,带着人大会的气息,要给孩子留着,珍藏起来,留个念想。”那辉代表边说边忙着写邮寄的地址。“你不能随便说话,要是写错,就不好看了。”刘蕾拿着空白的纪念封站在旁边笑着“监工”。
小小纪念封,绵绵姐妹情。从来北京开会的农民、工人代表的手里寄出去,传递到四面八方农民、工人姐妹的手上,轻轻的纪念封,承载着一年又一年的梦想,寄托着一代又一代的希望,在播撒种子的春天里,变得情深深、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