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 曹曦)中俄是好邻居好伙伴。今年要进一步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中的合作,加强双方在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和配合。外交部长杨洁篪在记者会上的精彩答问,让全国人大代表、鸡西市委书记王兆力感到十分欣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俄贸易一直是王兆力代表多年来关注的问题,他说,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中俄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年中俄贸易额达到554.5亿美元,已接近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08年为568.3亿美元),基本实现了两国领导人确定的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至800亿美元的目标。详实的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有欣喜,更有期待。经过详细的调查、精心的梳理,王兆力代表认真地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中俄跨境铁路建设的建议,并为此发出呼吁。他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把黑龙江省建成国家沿边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站”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部署中,提出了“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和“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悠久的历史人文优势,大力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一直保持了对俄贸易第一大省的地位。2010年全省对俄贸易额达到74.7亿美元,过货量885.9万吨,其中进口768.2万吨,出口117.7万吨。黑龙江与俄罗斯的地缘优势势必会带来两地经贸、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互惠互赢。王兆力说,黑龙江省共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其中边境口岸15个。在边境口岸中,有陆路口岸4个,铁路运输口岸只有绥芬河1个,最高年份过货量近千万吨,已趋于饱和。毋庸置疑,跨境货物运输已成为中俄贸易的瓶颈,随着双边贸易的发展,这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加快推进中俄跨境铁路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对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过货能力,推动对俄经贸合作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为关注,所以就有了期待与展望。王兆力代表对黑龙江规划的多条跨境大桥和铁路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密山至俄罗斯图里洛格国际铁路,全长42.57公里,设计年过货能力650万吨。不仅是中俄贸易的重要通道,还可成为黑龙江省与亚太地区和环“日本海”国家发展经济贸易的重要出海通道,可以利用俄海参崴港和东方港,实现陆海联运。虎林至俄罗斯列索扎沃茨克国际铁路,全长57.1公里,连接哈巴罗夫斯克,并由此纵深俄罗斯腹地。目前,这两条跨境铁路得到了中俄双方省、州政府和两国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前期工作已有一定进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双方投资建设协议、审批立项等相关工作都有了眉目,有了进展。
“挂准挡还要真加油,加快中俄跨境铁路建设进程速度刻不容缓。”王兆力说,由于跨境铁路建设涉及中俄双方,最终需由两国政府确定,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两条铁路的前期工作。他建议,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商务部、外交部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跨境铁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一是要与俄方进一步沟通,研究论证,在我省规划的几条线路中,确定双方共同认可的线路,以便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推进。二是要将密图国际铁路或虎列国际铁路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三是要对中俄双方认可的项目,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尽快履行国内审批核准手续,以提高对俄工作的主动性,早日分享到双赢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