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3月10日讯 建华区消费者协会日前接到市民李先生投诉电话,称其汽车前保险杠撞坏后,他把车开到卜奎北大街附近的一家汽车修理厂,修理费用双方商定为900元。当他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取车时,发现车体的两侧车门处各多了一道长达半米的划痕。李先生当即找到修理厂的厂长,要求其就此事作出解释。但修理厂厂长表示,他的车送到修理厂时就有划痕,与修理厂没有任何关系,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据了解,市民李先生当时把车送到修理厂后就走了,没有签订修车协议,也没有就车辆的外观、现状与修理厂签订现场验车单或协议书。由于李先生无法拿出能够证明车辆送修时没有划痕的证据。消协工作人员找到修理厂负责人了解情况时,负责人坚持说车的划痕与修理厂无关。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他是有口说不清,有理难辩,明明是自己的车送到修理厂后弄出的划痕,但无证据,修理厂不承认,也只好自认倒霉。以后再修车时一定事先与修理厂的维修人员查验清楚车辆的情况,防止出现这样的闹心事。
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汽车修理厂后了解到,大多数修车的车主交完修理费后,将车交给修理厂就走了,根本没有就车辆的现状、外观等进行交待,修理厂的维修人员也不查验车辆情况。一些修理厂负责人表示,现在修车行业中,还没有形成与顾客签订验车单习惯。签订验车单让双方都嫌麻烦,来修车的都是回头客和老熟人,觉得签验车单多此一举,没有必要。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内,车主文先生记者记者,他经常到这家修车,与他们都认识,厂长更不用说了,修车时不好意思提出签验车单的事。但他认为还是签了好,这样心里有底,修车后感到不满意或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也有一个凭证,对双方都有好处。
建华区消协提醒消费者,在修车前双方应该签订验车单或协议书,对报修车辆的现状、外观、性能等有个真实的评定,也可以采取图片的方式,将修车前、后车辆的状况记录下来,尽量避免双方发生纠纷。如果没有验车单,发生消费纠纷时,就会造成消费者举证难,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