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搜 索
哈尔滨市交警部门答复解决市民关注的六类交通问题
2011-03-10 16:39:23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慧东 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0日讯 (王慧东 记者 岳云雪) 哈尔滨市交警部门倡导广大市民更多的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及时发现和反馈身边的交通问题。目前,交警部门就整合交通设施建设、交通信号设置、停车场规划、交通违法处罚等六项问题逐一答复并承诺跟进。

  香坊区工商联副会长孙殿喜建议:单向交通等交通调流措施给区域内或外地车辆来哈增加困难,在单向交通等措施设置上应更加注重人性化。

  交警答复:哈尔滨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太大,在高密度窄路网的“道路-土地”利用模式下,区块路网格局呈现井字型格局,因此选择了单向交通组织模式,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发挥最大的交通效益。通常,单行路的设置都是相互匹配的,沿街单位居民车辆或者是外地车辆在进入单行区域后,应按照交通指示标志指示的方向行驶,如需要返回可通过相邻道路进行循环。

  共青团哈尔滨市委统战部部长张岐欣建议:城市机动车饱有量每天以百余台的速度在不断递增,商业区周边停车难已形成惯性,应接洽相关部门加强停车场和停车泊位的建设。

  交警答复:停车难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停车场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解决停车难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综合问题。近几年,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市的停车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交警部门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区域路面停车场的建设投入,分别在全市各重点路段规划建设了249处路面停车场41669个停车泊位,有效地缓解了停车难、乱的问题,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同时,为了快速缓解老中心区的停车难,有效治理停车乱问题,我们一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条件,合理规划道路停车泊位,共计157处;二是通过设置单行道等方式调整交通流量,增设道路停车泊位,共计64处;三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的特点在居民小区周边设置夜间限时停车场,共计28处;四是从中心商业区入手,实行计时收费,提高收费标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高中心区停车泊位周转率和周边停车场的泊位利用率,进而缓解中心区的停车难;五是加大了对违法停车的取缔力度,采取一拖二锁三粘贴的方式治理乱停车,有效地缓解了因违法停车引发的交通拥堵。

  另外,交警部门还积极向政府建议:在市中心区规划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在城郊结合部,建设公交地铁换乘站,设置停车场,减少进入城市的车辆;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立体停车楼等,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缓解停车难问题。

  哈尔滨银行双城支行行长韩知众建议:应进一步普及路口信号灯读秒器的安装及使用,调节指挥驾驶员路口行驶节奏。

  交警答复:哈市目前道路共有信号灯610余处,已安装信号配时读秒器的接近二分之一,交警部门目前已将信号灯匹配读秒器纳入重点交通设施建设内容之一,去年全市信号机安装读秒器56处,今年随着路桥改造进程,宣化街、新阳路、花园街、大直街等重点路段都将新增信号灯读秒器百余处,同时对原有的智能交通信号灯进行升级改造,并相应增加与之相匹配的读秒器。同时提醒广大驾驶员路口行车有养成良好文明的习惯,据相关数据统计,安装读秒号机的路口交通事故发生率远远高于不安装读秒器的路口。原因是很多驾驶员“抢秒”现象严重,为了在最后几秒前通过路口,而提高车速抢行,诱发交通事故。

  黑龙江擎雨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万春建议: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建设应更加全面和人性化,并与周边交通设施相匹配。

  交警答复:一是对市区道路交通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包括重新施划交通标线、维修交通标志、护栏,对破损交通设施进行更换等等;二是配合路桥建设,今年将对140余条道路进行重新渠化设计,完善交通设施建设;三是对市区部分畸形交叉路段进行改造,渠化设计增设交通信号灯。

  经纬小学副校长王然反映:学校周边交通护拦隔离桩等交通设施需维护,午间校园周围违停车辆妨碍送餐车辆出入应治理。

  交警措施:对校园周边交通设施修复及更新,并定期维护;早中晚设固定警力取缔校方周边违法停车,保证学校各出口通畅;每日10时定点联系送餐单位,为学校送餐车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孩子吃上“热呼饭”。

  政通送子公司法人代表张红菊建议:学校门前就近设置专业送子车辆停车泊位,方便学生就近安全乘座。

  交警措施:立即着手进行学校门前停车区域泊位规划调研,拟实施停车区域按接送车辆性质渠划,专业送子车辆单独设置停车区。

  据了解,截止目前,哈市交警部门在“政风建设年”开展“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中,发放征求意见信千余封,经疏理、整合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36条,纳入后期调研解决交通问题10件,并将着重集中整合市民对哈市交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交警部门秩序、车管、驾管等窗口单位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执行力、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提升社会及群众对公安交警的满意度。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