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东方集团“五常订单稻”未全部兑现 稻农春耕犯难
2011-03-14 10:25:5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4日讯 看着院里的水稻,合作社农户老高挺犯愁。这些水稻是给东方集团五常米业种的“订单稻”。订单规定,这些水稻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收购,可眼看着就要进行春耕了,部分订单仍旧没有兑现。据悉,在五常为东方集团种植“订单稻”的农户中,仍有部分人没有拿到或者没有全部拿到“订单稻”款。

  订单不兑现 春耕受影响

  老高是五常市铁西村绿野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去年绿野合作社与东方集团五常米业公司签订了种植合同。作为合作社的成员,老高自然加入订单生产队伍中。

  老高说,去年水稻丰收,他家90亩水田总共打了45吨稻子,就盼着早点送到收粮点兑现合同。由于收购量的限制,合作社分期分批向东方集团五常米业交付水稻。今年1月底老高等到送粮电话,他获准运去28吨水稻。交付水稻过程挺顺利,按照合同约定扣除相应的杂质,近13万元水稻款打入老高的账户。但余下的16吨水稻什么时候交纳却没消息,老高开始犯嘀咕,因为合作社有许多农户都已交割完毕。

  东方集团收粮点与老高居住的屯子只有一公里,村中一有送粮车经过,老高就会跑去收粮点打听是否轮到他。但是今年以来收购一直都是收收停停的,去年春节前,有些农户等不及,集体到东方集团哈尔滨总部去询问,后来收了一段时间又停了,还是没有轮到老高。

  “剩单户”面临两个头疼的问题,一是资金短缺影响备春耕,二是粮食仓储问题。老高告诉记者,“现在到了备春耕的关键阶段,种子、化肥、汽油、人工什么地方都需要钱。”去年他承包了70亩水田,每亩承包费900元,只此一项就付出6.3万元,再归还一部分贷款,剩下的钱备春耕很吃紧。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稻子的存储也成了老高的心病。“一旦稻子发霉,不符合收购条件,东方集团完全有理由不要,那损失不是更大吗?”

  铁西村另外一位村民老陈的稻子“一点没动”,在老陈家院子里的苫布下摞着50多袋稻子,很多袋子都有窟窿,稻子零星散落在院子里。老陈告诉记者,这都是老鼠祸害的,“新买的苫布被老鼠咬出洞,老鼠不光在这里安家,还往洞里倒腾。这一粒粒稻子都是辛苦所得,让老鼠祸害的都心疼,就盼着赶紧交付给东方集团。”10亩地的水稻一点没交上,这让老陈很焦急。老陈说,他们在种植过程中,完全按照合同规定及东方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在施用农家肥、生物叶面肥等要求上都和公司要求一致。老陈说,按照合同规定,农户必须单割、单打、单独存储不能与其他稻子混种混收。为此他煞费苦心,当初秋收时没用收割机,全是人工收割。

  老陈告诉记者,这种订单种植的有机稻子工序繁琐,技术要求高,农民投入也多,但他种植的有机稻子在口感上和营养价值上都超过了普通稻花香。他的水稻要是按照目前普通稻花香的价格出手的话,损失太多。

  老陈迫切希望订单早日兑现,他还指着这点地的收入来偿还贷款及筹备春耕。“4月初就要耙地,4月10日就该插秧了,这些春耕资料都没置办呢。只想尽快交付水稻变现,备春耕的钱就解决了。水稻总在手里不是长久之计啊。”

  稻农担心 “东方”违约

  老高和老陈都与合作社签订了订单合同,老高说,东方集团不与每户农民签订合同,只与合作社签,合作社再与每户农民签订种植合同。记者在农户提供的合同上看到,乙方(农户)必须按照操作要求进行生产,有机肥及各种制剂都有相关要求,收购期限自2010年11月2日至2010年12月31日止。老高告诉记者,他们的操作完全按照合同要求,大部分农户都交付稻子得到“东方”的付款。他就是被剩下的那部分。

  老高说,当时签订合同时,他们觉得将来种地有了保证,但眼下就要春耕了,万一东方违约不收稻子,那被剩下的农户可就傻眼了。当他再次仔细阅读合同后,更加感到不安。原来在合同书明确标注,“甲方(合作社)未履行合同,拒绝收购乙方(农户)符合约定要求的水稻,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当初提供种子5倍违约金。”老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初东方给农户的水稻种子按照4.5元/斤计算,100斤种子约种植18亩的水田,甲方要是违约只赔付给农户2250元。而目前水稻市场售价在1.5元左右,与合同约定的2.4元/斤的收购价差距太大。这损失可比违约金多得多。

  绿野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合作社的168户社员签了生产订单,种植东方集团提供的稻花香种源,今年社员5000亩水田共打了2000多吨稻子,现在还剩下300吨未收走。春节后,合作社一直在与东方集团五常市米业沟通,东方对其保证订单农户剩下的水稻一定会收购。

  同样,明春合作社的负责人这些天也在跑“剩单户”的收购。在电话中该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目前正在东方集团五常米业收购点,与该收购点领导沟通剩下水稻的收购事宜。去年明春合作社的合同户总共打了2万吨水稻,已经交付给东方集团85%的水稻。目前,还有3000吨左右的水稻没有被收购。

  10日,在东方集团五常米业公司收购点,记者看到收购点街道上颇为冷清,没有送粮的卡车。几个垛起的“小山”矗立在院子中。当地出租车司机说,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收水稻了。

  五常大米 份额下降影响兑现

  记者来到东方集团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告诉记者,剩余的尾粮收购很复杂,不愿多说。记者经过多方沟通,也未得到对方答复。

  在五常市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订单生产的大多数农户都尝到了甜头,因为春节后,五常市稻花香水稻收购价格呈下降趋势,目前每市斤1.55元,比最高价格2.10元下降0.55元,比开秤价格1.85元下降0.30元。而订单生产的水稻价格为2.4元,这无疑是个高价。

  一位米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订单种植使农民和企业在优势资源的配置中共同获益,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协议,约定种植品种、数量、质量标准、农残标准及收购价格,从而确保大米品质。但企业在整个过程种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承担了太多的市场风险,一旦市场出现亏本或是销售不畅,会影响双方的合作。

  据一位大型米企老总介绍,这和五常大米整体环境有关,当前五常大米外销困难,稻花香品牌是中高端消费群体的主要品种,受2010年个别大米加工企业被曝光事件的影响,五常大米销售市场占有份额大幅度下降,出现了稻花香大米销售困难,企业不能大量、高价收购。二是国家取消了粮食入关运费补贴导致关内客户减少。(应采访者要求,农户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高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