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6日讯 3月12日,又一个植树节来临。佳木斯市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带领下,共完成义务植树近亿株,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年来,全市累计有近25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近1亿株,使全市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不断增长。截至2009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66.76万公顷,林木蓄积量2494万立方米。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全市掀起了消灭荒山荒地为主的造林绿化热潮。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全市上下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发动群众义务整地、栽植及管护等多种全民义务植树形式,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森林资源的培育、恢复和发展,加快了全市造林绿化建设步伐。近年来,全市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民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努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通过全民义务植树推进了村屯绿化、城市绿地和生态休闲公园建设进程,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和生态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
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地提高了全市人民绿化意识和增强了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尤其是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化龙江大地”的目标,全市上下积极响应,投入到这场造林绿化活动中来,主动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各界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实现了由过去“要我植树”到“我要植树”的转变。全市人民通过多年义务植树,陶冶了精神情操,弘扬了传统美德,强化了社会责任,提高了绿化意识,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市充分依靠社会各行各业的力量,共同开展生态建设。多年来,各有关部门在国土绿化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形成了齐心协力建设绿色通道的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绿色通道建设5285公里;水利部门高标准地对江河沿岸、水库周边进行水土保持林建设;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倡导广大妇女、青年保护环境、宣传环保、认植认养树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青年林”、“巾帼林”等各类纪念林的种植活动,形成了全民参与造林绿化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