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名师解读2011年高考大纲 地理考题将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011-03-17 09:31:00 来源:生活报  作者:吕晓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17日讯 16日,针对《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记者采访了哈师大附中地理高级教师张静萍,据其介绍,与2010年相比,2011年高考地理大纲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等方面基本没有变化。根据高考大纲稳定少变的规律和对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研读,可以预测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仍将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传统。

  备考提示一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近年高考中的许多试题不拘泥于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难度也不是很大,考生只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理论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这和传统试题是有本质区别的。今后这类试题将更多,开放性将更强,情境设置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重身边的地理,将地理思想与人文情怀有机地结合起来。

  备考提示二 加强空间定位注重读图用图

  近几年来,“区域特征认定”的难度虽说有所降低,但是考查的角度增加了,空间定位仍然是考查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复习区域地理时要把相关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位置上。另外,心理地图的构建已引起人们关注,有可能出现无图考图的情况。

  备考提示三 巩固基础知识注重灵活应用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基础知识是支撑地理学科的脉络,要将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贯穿于备考的全过程。同时,考生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灵活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只有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备考提示四 突出区域比较注重产业转移

  高考试题经常通过出示某一案例,要求考生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将两个不同区域进行对比,让考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区域特征,明确区域差异,借鉴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例如:产业转移是当前经济调整的一个热门话题,考生只有根据东、中、西部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及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做出合理分析,才能较好地把握具体的试题形式。

  备考提示五 关注热点问题注重时事地理

  以热点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创设试题是历年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如: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等。考生平时要关注这些时事热点,并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看看这些问题能够与哪些地理知识联系到一起,注意以这些知识作为切入点,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