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可回来了。王忠岩 摄
东北网3月17日讯 16日21时45分,156名在日中国同胞搭乘南航CZ2002航班安全降落哈尔滨太平机场,平安回到祖国。
为了做好此次包机的服务保障工作,黑龙江机场集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要求哈尔滨机场各单位全力以赴做好航空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哈尔滨机场加强了与空管、海关、边检、卫检等部门的联系,及时通报航班信息,协调海关、边检、卫检等单位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进行引导,确保旅客快速通关。针对需转机飞往其他城市的旅客,民航哈尔滨售票处在24小时电话订票的基础上,在机场候机大厅增加了售票人员,现场售票,并安排服务人员提供咨询、帮助旅客联系住宿等。哈尔滨机场还临时增加4台航班车,将旅客送往火车站和市区。据了解,南航计划在17、18日新增两个往返新澙与哈尔滨的飞机。
“担心被辐射,把自己包裹起来”
“回到祖国,总算安心了。”踏出机舱的那一刻,宫嫱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宫嫱家住内蒙古通辽市,3年前去日本仙台的东北大学读书。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她正在和教授探讨课题。“整个房屋都在剧烈地摇晃,棚灯、花盆、电脑掉到地上,我们意识到地震了”。她和教授没敢离开房间,而是坐在椅子上,牢牢地抓住椅子的扶手不敢动弹。地震大概持续了3分钟,她坐的椅子“漂移”了一米多远。
宫嫱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当地的水、电都停了,很多人被统一安置在避难所里,这些避难所一般设在体育场。虽然当地的民众曾多次经历过地震,在此次地震中能保持冷静,但面对核辐射,一些人还是感到恐慌。所以大家尽量不出门,戴上口罩、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包裹起来,当地政府免费发放了防辐射服。
在日本的中国人都想立刻回国。按照大使馆的安排,老人、妇女以及孩子等先回国,所以她有幸乘坐第一班飞机回到祖国。
苦等。
候机大厅焦急等待外甥女
19时许,记者来到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出口,虽然距离航班降落的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但已经有接机的家属早早赶来。
前来接外甥女的徐女士不时地看着表,并望着航班出口的大门,机关大门紧闭。由于航班没能按时在新澙起飞,这迟来的会面让徐女士非常着急。
徐女士说,她外甥女今年41岁,老家在吉林,6年前去日本仙台打工。就在地震发生的前一天,外甥女才刚刚从吉林的老家返回仙台。当得知日本发生地震后,她立即与姐姐取得联系,询问外甥女的情况。得知外甥女没有危险,她才放下心来。这几天,她时刻都在看电视转播,尤其是关注仙台的新闻,并随时与姐姐通电话了解外甥女的情况。为了立刻回到国内,她的外甥女在新澙当地排了一天的队总算买到回国的机票,虽然等待的过程有些漫长,但是只要能回到祖国就是了去了大家最大的心愿。
等了4天才买到机票
“快了,快了,他们就快到家了。”特地从长春赶来的苏国林一边掐着手表,一边嘀咕着,因为还有10分钟,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乘坐的南航包机就会抵达太平机场。
“这小两口在日本呆了4年也没回过,要不是这次地震,他俩说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来。”苏国林打趣的说,自己的外甥王晓松在仙台的一间餐馆工作,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回家探亲的机会。当自己从电视上看到日本地震的消息后,他急忙拨出了外甥日本的电话,但却一直没能打通。心急如焚的舅舅一直将电话打到了12日凌晨,才同外甥取得了联系。“他说日本的机票都涨价了,想暂时去避难所躲避一阵,等机票价格回落再回国。”
苏国林却斩钉截铁回复说:“必须马上回来,一秒都不能等。”可自己没想到,仙台的机场竟被海啸冲毁,外甥随即又赶到新澙机场,在等待了4天后终于买到了两张回国的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