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搜 索
日本核辐射引发关注 哈市专家解读生活中的“辐射”
2011-03-17 10:15:10 来源:生活报  作者:张明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17日讯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核辐射问题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16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生活中的各种辐射无处不在,人们无须谈“辐射”色变。另一方面,合理使用核辐射,也有助于医学治疗。

  “辐射”无处不在

  据了解,核辐射是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主要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受到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辐射则主要包括医疗照射、核爆炸和核动力生产,而医疗照射分为核医学诊断以及放射治疗。

  哈医大二院放射线科工程师王忠辉介绍,生活中,除了医学上常见的射线辐射,从手机、电脑、微波炉和信号塔等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同样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核辐射是无所不在。

  王忠辉表示,虽然核辐射广泛存在于我们周边,但世界各国都对和平使用放射性和核素,有着极其严格的法规,使放射性和核元素的应用均能控制在对人类没有任何危害的范围内。

  “X射线”非核辐射

  在医院里,人们经常能看到拍CT的“大铁门”紧闭,写着“小心辐射”的字样。对此,王忠辉表示,这种射线不是核元素形成的射线,并不是人们所说的核辐射。”虽然X射线同样对人体有害,但是只要不是过分频繁地检查,这种损害几乎为零。

  核辐射可用于医疗

  哈医大一院放射医学博士李勇告诉记者,医学上可以通过核元素的放射功能治疗疾病,如可以使用碘131这种元素,在进入体内后,可以有效治疗甲状腺疾病。“现在很大大医院可进行ECT检查,就是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到示踪剂上,引入人体内部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对甲状腺疾病、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骨骼疾病、肾脏疾病等疾病的检查起到重要作用。”

  “放射性治疗”须慎重

  王忠辉表示,因为内射线对人体有影响,所以已经怀孕的妇女或准备怀孕的人在需要做放射性检查时,必须事先与医生进行沟通,否则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此外,儿童也是对射线更为敏感的人群,在一定要做检查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尽量缩短受照时间。

  王忠辉提醒广大市民,患病后不要轻易进行放射性检查和治疗,更不要自己提出来射线检查。如果一年之内进行几次检查,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小,但是如果过度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如果近期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检查,可以拿给医生查看,以此避免重复照射对身体造成重复损害。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