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17日讯 爱辉区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宗旨,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多策并举筑牢民生“保温墙”,逐步实现“困有所助、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
爱辉区全力实施利民行动。去年共解决民生问题61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04万元,开发公益岗位766个,新增就业1660人,失业金标准提高15%;成功争取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区,3.1万名农民率先享受养老政策;启动省级居家养老试点,探索城镇养老新模式;积极争取“五七工”、“家属工”政策,1627人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城乡群众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去年改造农村泥草房509户,建设农民集资楼3.5万平方米,发放廉租房补贴3650户、实物配租990户,发放供热补贴4843户;完成旧小区改造52个、小区绿化39个;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改造规划,改造村屯44个、涉及1.9万人。
为加大对困难群体救助力度,爱辉区进一步加强了低保审批和管理。在审批工作中,严格遵循个人申请,社区民主评议,乡镇、街道审核,民政局审批和公示、发证等程序,实行“阳光低保”,并对低保户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这个区积极推进城市低保“提标扩面”,从去年7月起将城镇低保费每月上调2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年1200元提高到1300元,进一步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全区城乡共有15503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去年全区发放城乡低保金达2755.9万元。同时,完成了第五批扶贫开发任务,共扶持贫困户2101户。
爱辉区还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解决“看病难”问题。扎实开展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通过不断扩大城乡救助范围,加强新农合与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衔接,采取门诊、住院、重大疾病救助和临时性救助等多种办法,确保城乡医疗救助的覆盖面和及时性。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度提高50%,新农合财政匹配资金提高50%,对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政府全额补助,全区农民参合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