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8日讯(李华虹 段旭东 记者王蕊 吴萌)由于课业负担加重,紧张忙碌的学习往往使许多学生都用眼过度导致视力下降,近视成了大部分青年学生绕不过的坎儿。但谁又会想到,常见的近视会引来青光眼“偷走”你的视力。专家提醒,青光眼是视力的“第二杀手”。
家住道里区的小陈(化名),现在还是在校大学生。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小陈也十分活泼、好动,但厚厚的眼镜片却总是妨碍他的生活。为了摘掉眼镜,一周前,小陈决定到哈医大二院做近视眼矫正手术,然而在术前例行体检时,医生发现小陈的眼压达到36。这个异常现象引起了眼科主任原惠萍教授的注意,在原教授的安排下小陈做了青光眼方面的检查,小陈被确诊为青光眼。原慧萍介绍说,青光眼的主要致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眼压过高,损伤了视神经,导致的患者失明,好在小陈病情发现较早,病情尚不严重。2天后,医院就为小陈实行了“小梁切除手术”,成功抑制了病情的恶化。
据原慧萍介绍,目前全国有670-900万的青光眼患者,2010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3%的民众对青光眼不甚了解,某些地区甚至没听说过青光眼,严重影响着医生对青光眼患者病情的及时治疗。预计至2020年,全世界将有7960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1120万人最终可能发展为双眼盲。
作为全球第二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危害程度要远高于排名第一的白内障。原慧萍表示,青光眼的致盲性是不可逆的,当青光眼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眼压上升,视神经受压迫,导致视神经受损,青光眼患者一旦视神经受损,将不可能修复或替换。另外,青光眼中的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时没有任何症状,往往到晚期,患者视野有明显损害时方能发现,是视力的“隐形杀手”。
原慧萍教授提醒大家,虽然视神经受损将无法恢复,但若及早发现并给予合理治疗是可以将损害降到最低的。早期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由于情绪激动、猛然间强光刺激而出现的眼痛、视力模糊或看灯光有彩虹样感觉,这时,市民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配合医生诊治。
“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定期检查,青光眼患者是可以终生保持有用视力的,因此青光眼的预防工作也很重要。”原慧萍建议大家,平时注意要保持情绪平稳、心情愉悦、戒焦忌怒,不要在暗处逗留太长时间,尽量控制读书时间和使用电脑时间。另外,民众最好在35-40岁之前到医院做一次眼部检查,对于那些具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群,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病、青光眼家族史、屈光不正(近视、远视)的患者,更要重视定期检查,以保证及时发现、控制病情。
名词解释: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是由于患者的前房角关闭,眼内的房水派出受阻所致。闭角型青光眼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没有其他眼病存在,单由于患者的瞳孔阻滞,或患者虹膜根部肥厚、前移,导致前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困难、眼压升高的一种情况。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其特点是有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发作性视朦与虹视。冬秋发作比夏季多见,多数在傍晚或午后出现症状,经过睡眠或充分休息后,眼压可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少数人无任何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此类青光眼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