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1日讯 去年夏季,小小蚊虫闹得挺凶,给市民出行和室外娱乐增添了不少烦恼,市政府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灭蚊方案。吸取去年的教训,今年,市政府未雨绸缪,提前部署蚊虫综合防控工作。近日,记者从全市灭蚊虫启动大会上获悉,4月1日起,大庆市将对越冬蚊虫集中“围剿”。
重点治理“四地”
在此次灭蚊虫行动中,凡是蚊虫有可能存活的地点都要清理,治理重点放在“四地”,即蚊虫越冬地、蚊虫滋生地、蚊虫栖息地、蚊虫迁徙通道。
蚊虫越冬地主要包括城市内温暖、潮湿的马葫芦、窖井、暖气沟道、地下室、车库等。
蚊虫滋生地主要包括湖泊、积水低洼地、建筑工地贮水池、集贸市场、景点广场的喷泉池、假山、垃圾中转站等。
蚊虫栖息地包括绿地、林带、花坛、各类管道地沟、城区马葫芦等。
蚊虫迁徙通道指的是,连接滋生地与栖息地的通道。
熏杀烟雾少量吸入无危害
对这“四地”蚊虫的治理,将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种手段。其中,物理防治主要是集中清理越冬垃圾、治理湖泊污水,为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由于湖泊是蚊虫最主要的滋生地,仅靠物理防治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入蚊虫的“天敌”。因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在一定时期,在湖泊中放养可以大量吞食幼蚊的鱼类,如鲤鱼、草鱼,或者放入微生物、甲壳类动物等。工作人员还提醒,对于湖泊中放养的生物,市民不要随意捕捞。
对于公共场所灭蚊,主要依靠药物喷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在用烟雾熏杀蚊虫时,一楼的住户、幼儿园、敬老院、医院、宾馆等特殊场所的人员,要适当回避,30分钟后烟雾会自然消失,如有少量吸入,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4月1日开始集中灭杀
灭杀蚊虫行动共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工作人员说,从4月1日起至4月30日,大庆市将对广场、绿地、公园、通道以及公共场所,用化学药物喷杀越冬蚊虫。
5月1日至8月末,在蚊虫滋生控制阶段中,市城管委还将在重点区域,如黎明湖休闲广场、世纪广场、祥阁小区等地安装诱蚊灯。
6月1日至9月末,各县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园、广场、树林等市民聚集的休闲场所进行再次集中灭蚊,市水务局还将对大庆市主要水域投放鱼苗,控制水域幼虫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