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3日讯 18日,随着全市新农村文化带头人工程推进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佳木斯市人才工作在富锦、桦南等原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展的“新农村文化带头人工程”正式启动并全面实施。
近两年来,佳木斯市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资源,开展“三江之声”群众文化演出百场、“金色田野”文艺下乡进百村等有效的文化载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通过“百乡千村文化中心户”和“新农村文化带头人工程”在富锦、桦南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在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农村文化人才和骨干力量。同江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不仅亮相央视舞台,而且作为2010年全国唯一的推荐项目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锦市“秧歌城”品牌商标通过国家认定,全市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0个农家书屋相继投入使用,加快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步伐。
据介绍,此次活动就是通过挖掘、发现、选树、培养农村中具有演唱、弹奏、舞蹈、绘画、棋类、体育、编织、剪纸以及其他民俗工艺等文体特长的人才,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示范作用,依托他们的文化才能和个人影响力,营造一人带多人、多人带全村的文化氛围,结合全民健身工程,开展球类、棋类比赛等文体活动;结合民俗节日,开展书法、绘画、摄影展览等活动;结合时事政策,开展政策宣传普及等文艺演出活动;结合农家书屋工程,开展科技讲座、法制讲座等文化科技知识提高活动;结合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编织、剪纸、刺绣等民俗工艺活动,逐步打造一批书画、科技、体育、文艺等特色的文化村,形成村村都有文艺人、月月都有节目、季季都有演出,从而实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