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4日讯 23日是世界气象日,省气象局首次向外公布了我省自1961年以来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50年来我省平均气温升高了约2℃,1988年至今,我省气温已连续22年偏暖。且年降水量呈略减的趋势,减少约10毫米。风速减少,致使我省近年来沙尘天气也逐渐减弱。
今春气温正常
省气象台气候中心昨天发布预测,今春我省气温正常,冷暖变幅较大,初春和后春有阶段性强降温过程。春季降水分布不均,明显少于去年。春旱的发生可能性较大,以西部地区最重。东部部分地区由于冬季降水偏多,且春季降水继续偏多,有短时内涝可能。另外,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阶段性降温过程明显,尤其后春气温较常年低。
干旱强度增大
统计数字显示,自1961年以来,我省在作物生长关键期的干旱略增多。干旱集中区由松嫩平原西南部向大兴安岭地区北移。2000年以来,我省干旱频发且强度加重,北部大兴安岭地区有渐频、渐强趋势。原来干旱发生相对较少的三江平原地区,干旱也时有发生,且程度较重。专家介绍,目前我省仍处于“少水周期”,本世纪以来总体降水偏少,因此干旱发生机会多,强度也大了。
沙尘天气减少
据统计数字显示,自1961年以来,我省年降水量呈略减少的趋势,减少了约10毫米。积雪日数显著减少了约20天。无霜期增加了约22.5天。年平均风速呈显著的减小趋势,减小了约0.75米/秒,但据预测,今年我省大风日数较近几年有增多趋势。据气象专家介绍,由于风速的减小,我省近几年沙尘天气也明显减少减弱。影响我省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近年来气候自身的变化,人类工业化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