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省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大幕拉起
2011-03-24 09:08:4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曲静 张斯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

  全面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前不久,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座谈会,安排部署今年全省的民生工作,明确提出:今年首要抓好的事情就是民生工作,要把民生工作抓早、抓紧、抓实,切实抓出成效。

  连日来,《促发展求实效惠民生》专栏动态反映了各地各部门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出的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举措,涉及诸如: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棚户区、泥草房和廉租房建设,城市供水供暖供气,公办幼儿园及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为更全面、立体地反映这些新举措的进展,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促发展求实效惠民生》特别报道,分专题对上述民生重点工作进行详尽报道和阐释。

  黑龙江日报3月24日讯 小小“菜篮子”里装着市民支出,装着菜农收入,装着民心向背,装着社会和谐。我省把解决城市居民菜篮子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日前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让百姓“菜多”,菜农“财多”。

  我省地处高寒,夏秋季节蔬菜供应相对充足,但冬春季节基本依靠南菜北运。外埠菜运距长,运输成本高,加之流通环节多,菜价也随之一路高开,让市民的菜篮子变得沉重。

  丰富“菜篮子”关键在于抓好“菜园子”。发展本地蔬菜建设,就会减少中间环节,稳定老百姓的“菜篮子”。《意见》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蔬菜生产,解决冬季蔬菜供给问题。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万亩,比2010年增加100万亩,增长16.7%,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增长1.5倍,蔬菜总产达到2000万吨;常年地产蔬菜自给率提高到85%,旺季自给有余,淡季自给率达到65%。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500元以上,占全省种植业人均收入的10%以上。

  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更丰富,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还需要顺畅流通渠道。我省将推进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和城市社区蔬菜零售网点建设,逐步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备、流通顺畅的市场体系。到2015年,改造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12个,新建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0个,年交易量达到1300万吨,交易额达到250亿元。扶持工商企业及社会力量从事蔬菜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蔬菜拍卖业务,引进建立大型蔬菜物流企业。开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实现生产与流通有效对接。开通蔬菜“绿色通道”,减少运输成本。

  把推动菜篮子工程作为保供给、保民生、稳价格的重大举措,我省成立省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农业、商务、财政等各部门形成整体推进合力。哈尔滨、大庆等各地市也纷纷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自制定本地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破解“菜篮子”难题。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