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天字号工程”让棚户区百姓尽开颜
2011-03-24 11:07:2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吕天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24日讯 近日,齐齐哈尔市召开春节后首次棚改办公会,今年的棚改拆迁工作吹响了进军号。2011年,齐齐哈尔全市棚户区改造拆迁面积和户数将达到176万平方米、28.8万户。

  百姓住房事 天字号工程

  2月28日,齐齐哈尔市召开春节后首次棚改办公会,今年的棚改拆迁工作吹响了进军号。2011年,齐齐哈尔全市棚户区改造拆迁面积和户数将达到176万平方米、28.8万户。其中,市本级改造拆迁面积和拆迁户数要达到100万平方米、1.6万户。

  齐齐哈尔市坚持以人为本,情系困难群众,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惠及民生的“天字号工程”,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三年来,共改造棚户区362万平方米,建设棚改回迁安居房374万平方米,有近5万户居民喜迁新居,成为全省动手最早、质量最好的棚改地市之一。

  齐齐哈尔市的棚改工作得到了温家宝总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保障性住房昆明和北京的两次现场会上介绍了经验。

  住上新楼房 生活上层楼

  齐齐哈尔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受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困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建设历史欠账严重,许多群众长期居住在环境脏乱的棚户区。从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开始了该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

  三年大改造,使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彻底消除了出行、排水、取暖、用气、居住安全等困扰。特别是原有住房低于40平方米的低保户、残疾户不用交任何费用就住上了比原先面积更大的楼房。目前,齐齐哈尔市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建筑面积已由原来的户均22平方米、人均7.5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55平方米和18.3平方米,基本接近全市人均建筑面积24.8平方米的居住水平,拥有了比原有房产翻几番的价值20万元左右的房屋资产。

  棚户区改造改出了城市新貌。破旧的平房区变成了崭新的楼房区,使城市功能得到完善、环境得到改观、品位得到提高、发展空间得到扩大。推进了道路、排水、供热、供气、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同步新建和拓宽改造主次干道156条、152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线4.64公里、供水管线2.17公里、天然气管线12.5公里,新建绿地公园游园14个,新增公共绿地56万平方米。

  政府来主导 市场化运作

  棚户区改造是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市委、市政府借鉴“安居工程”的成功经验,确立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改造模式。对于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的棚户区,由政府直接承担改造任务。三年来,市政府主导拆迁棚户区13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回迁房129万平方米,总投资25.2亿元。对于有商业开发条件的棚户区,采取招、拍、挂方式整体出让,开发企业作为承建主体,采取“五个一”办法,即一片棚户区、一个建设规划、一个政策、一笔账、一个领导组织,扩大市场化运作份额。三年来,共有45家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市场化改造,总投资43.7亿元。

  同时,在拆迁补偿上,完善政策,强化保障。实行有证房拆一还一,无证房拆二还一;特困户、残疾户有证房不足40平方米直接上靠到保障户型40平方米,不用交任何费用;上不起楼的享受保底政策,住廉租房;上起楼住不起楼的,在物业费、取暖费、用气费等方面适当减免,保证住得久、住得好;对孤寡老人制定关爱政策,安排住进公寓。楼房拆迁户回迁高层的,回迁面积比多层相应提高12%,楼层差价每层仅收26元,仅为市场标准的四分之一左右,同时,在物业管理费上给予优惠。在税费减免上,除国家规定必须征收的以外,全部实行减免。在回迁安置上,一方面,依据拆迁居民搬迁和交齐投资款时间排列选房顺序。另一方面,采取“七公开”的办法进行拆迁安置。

  多方想办法 巧解棚改难

  在落实建设用地上,采取四种办法。政府收储的适合建设安置房的土地,无偿划拨用于棚改。开发商取得使用权的土地,由政府按照当时土地价格全部或部分回购用于棚改。对关停企业实施产改,政府收购闲置厂区用于棚改。边拆边建,腾空的部分土地用于建设回迁安置住宅。

  在房屋拆迁上,采取四种措施。“阳光拆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拆迁补偿政策,向社会公布,广泛接受监督。依法拆迁。严格执行拆迁法规,做到执法主体、执法内容、执法程序合法,对严重阻挠和妨碍拆迁的,依法进行处理。民主拆迁。对计划拆迁的居民区,组织居民进行表决,80%以上同意才能拆迁,否则暂不拆迁。有情拆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不符合低保条件,但又确实交不起差价款的,给予混合产权房,待居民有条件时仍按现在建筑成本购买剩余产权。针对关停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实际,在拆迁中充分考虑职工安置等因素,采取土地市场价评估、异地安置等办法。由于措施得当,拆迁工作得到了拆迁对象的理解和支持。

  在建设资金筹集上,采取多项措施:借款。由市棚改办向省市财政借款用于土地收储和前期建设费用。贷款。积极向金融机构争取贷款。现有土地变现。政府储备的建设用地出售一部分。垫资。用政府收储的土地或拆迁腾空的土地做抵押,由开发商、建筑商垫资。募集。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债券募集社会资金。向拆迁居民收集。向有回迁意向的居民收取增加面积部分的资金等。三年来,共投入棚改资金68.9亿元。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