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30日讯 去年,绥化市着力保增长,积极调结构,努力促转变,全力抓项目,工业经济迈出创新发展、节能减排的新步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330.4亿元,同比增长55% ;完成增加值102.8亿元,同比增长32.2%;实现利税43亿元,同比增长31.3%。地方工业实现利税43.4亿元,同比增长32.4%,总量在全省位居第四位。这4项经济总量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3.3倍、3倍、3.2倍、3.4倍。
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双一”目标,绥化市围绕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这个中心,采取超常举措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业经济每月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其中,望奎双汇、安达豪运和龙新、青冈龙凤等企业增加值增幅超过100%。化工和建材行业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化工行业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均在1倍以上;建材行业各项指标增幅均在100%以上。食品、医药、机电、纺织4个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同比增长。全市30户重点运行监控企业共完成总产值189.3亿元、增加值82.1亿元、销售收入177.2亿元、利税31.8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各项指标的57.3%、79.9%、57.5%和73.9%。绥化市形成了以食品为主导,以化工、医药、机械、纺织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去年两户硅企业加入,使绥化市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呈现了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转型效益化的业态。硅基新型材料是绥化市工业经济的新兴产业,也是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以硅基材料、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模件开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业绩突出。去年,光伏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亿元,显现潜力和活力。全市66户食品企业经济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2%,各项经济指标均占全市1/2以上,显现强势发展的张力。工业经济开始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转变,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比2009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产品库存较少,有的实现零库存。
近年来,绥化市工业经济围绕传统产业、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产业、新兴产业上项目,通过项目开发建设拉升增量。去年,全市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1项,完成投资132.4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58个,超5000万元项目24个,有68个项目投产见效,拉升工业总量27个百分点。
借助国家大力支持新材料、新能源加快发展的有利契机,绥化市把发展光伏产业作为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北方光伏产业城”的发展目标,开工建设了5个项目,产业集群规模粗具。面对围绕资源开发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的形势,绥化市去年引进新材料、生物制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47.4亿元。
把企业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定高新产业发展规划,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上研究新产品,开拓新领域,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全年共研发新产品50余种,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绥化市强力抓重点耗能企业的降耗监管,对国家重点监控的1户企业和省考核的11户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能源年度审计和节能规划的审核。去年,全市能耗同比下降了10.89%,高于全省计划4个百分点。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