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14时06分,松花江哈尔滨浮桥正式被拆解分开。张清云摄
黑龙江日报3月31日讯3月31日,于2009年11月15日临时搭建使用的松花江过江浮桥,正式开始拆除。由于天气等原因,预计拆除工作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过江浮桥拆除后,将不再使用。至此,松花江过江浮桥正式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2009年7月,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难以满足冰城人过江交通的需要,堵车已成家常便饭,过江大桥的运力不足使得“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蓝图大打折扣。如何缓解这一过江交通瓶颈?在《生活报》历时四个月的《助推冰城过江交通提速》报道的重磅推动下,搭设过江浮桥的建议被哈尔滨市政府采纳,并于2009年11月15日建成通车,至今已通车502天,有186万辆机动车过江因之而畅行无阻。
松花江过江浮桥是由哈尔滨市旅游局和冰雪大世界、太阳岛共同投资,市建委和龙桥船务公司承建,全长1421米,水上部分长1084米,布设专用千吨级驳船16艘。浮桥紧邻松花江公路大桥西侧,设计为经冰雪大世界门前道路和引桥道路由北向南单向双车道,仅限小型机动车通行,不收取过桥费。车辆走浮桥只需不到10分钟时间即可完成过江。
3月31日在哈市政府、建委等部门的组织下,龙桥船务公司对松花江过江浮桥实施了拆除工作。目前,已有两艘驳船被拆掉。据浮桥站苏站长介绍,在拆除驳船之前,需先将浮桥上的电力设施、灯具等拆下来运走,然后才能实施对驳船的拆除工作。由于目前江水未完全解冻,江面上还存有大量的冰,有碍运输船行驶,也不利于拆除工作。因此,浮桥的拆除工作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记者在哈市建委、交通部门、龙桥船务公司等多部门采访时了解到,过江浮桥原本只是临时建筑,主要为了缓解当年松花江过江交通压力,尤其解决冰雪节期间,过江车辆骤增的问题。但随着松浦大桥投用,阳明滩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改造工程即松花江姊妹桥通车在即,可以有效分流过江车辆,能基本满足市民过江需求。因此,过江浮桥拆除后将不再使用,哈尔滨浮桥时代也就此结束。
哈尔滨松花江这座存在了502天的过江浮桥令市民印象深刻,如今,浮桥完成使命圆满拆除,又让无数市民无限感慨。人们不能忘记的是,这座浮桥曾是无数江北居民上班的捷径,再也不用绕行;这座浮桥曾让江面变通途,总共通车186万辆,为公路大桥减负三分之一。
过江浮桥2009年11月15日正式通车后,就成为许多江北居民每日的必经之路。哈市松北交警大队执勤交警告诉记者,浮桥早晚高峰车流最多,平均每日早高峰车流1500余台,晚高峰也基本相同。松北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魏铁钧回忆说,周末晚高峰两小时内通行车辆曾高达2000台。旅游旺季一到,日均车流可达6000台。冬季江北雪景引来大批游客,也曾让浮桥日均承载近6000台车。
据哈尔滨龙桥船务公司副经理张瑞武介绍,刨除去年跑冰排的时间,过江浮桥共运行502天。记者在松北交警大队了解到,在这502天里,浮桥上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
据统计,浮桥运行期间总计通车186万辆,分流减负作用明显。松北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浮桥既可以缓解过江交通压力,又可以把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两个景区与江南连起来,南北呼应。浮桥上行车虽然最高时速仅为30公里,平均时速10公里,但是为松花江公路大桥分流了三分之一的车流。
交警部门表示,目前浮桥已拆,短期内松花江公路大桥交通压力将增大,但是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完毕后,过江交通压力将得到缓解。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位于松花江北岸,松花江公路大桥上常常发生拥堵现象,游客经常在桥上路段被“困”。2009年11月15日建成过江浮桥解决了江南江北的交通拥堵状况,游客对冰雪旅游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同时,过江浮桥自身也成为松花江上的一道风景。
提起过江浮桥,哈尔滨市旅游局局长杨杰说,松花江公路大桥的交通“瓶颈”问题,严重影响了冰雪旅游的发展, 搭建浮桥建议被市政府论证采纳后,哈市旅游局和太阳岛风景区、马迭尔集团决定共同出资建设过江浮桥。“事实上,浮桥拉动冰雪旅游经济的效果已经显现。”杨杰说,2008年冰雪节期间,来哈尔滨的旅游人数为900万人次,2009年突破1200万,过江浮桥功不可没。
“搭建浮桥,我们虽然拿出了一些资金,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哈尔滨马迭尔集团经营部经理赵洪军兴奋地说,“2008年冰雪大世界接待游客70万人次,2009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2010年接待游客人数已超百万。”
赵洪军说,冰雪大世界在江北承建,就是为了能有更大的场地展示更多的景观,吸引更多的游客,但是公路大桥一旦不通畅,就会减少游客的游览次数。浮桥的搭建,使游客参观冰雪景观更加方便。
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局长助理毛丽萍说,浮桥搭建以后,来太阳岛游玩的游客明显增多。哈市一些旅行社的负责人也纷纷表示,过江浮桥搭建后,江南通往江北的道路顺畅了,游客花在路上的时间明显减少,欣赏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等景区的时间多了,游客的满意度高了。
·公路桥 每天遭遇十万台次拥堵
·生活报 提议建浮桥解决过江难
一江城中过,两岸共繁荣,岛上景色秀,滨水皆风情。这是省委为哈尔滨谋划的未来远景。要实现两岸繁荣,必须解决过江交通的问题。而2009年年初的现状是,23年未大修的松花江公路大桥每天承载着10万台次车辆的交通流量,已不堪重负。桥上每天车辆拥挤龟行,过江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哈尔滨人的生活质量。
2009年7月,《生活报》第一篇报道《四方台大桥或可分流过松花江交通》开始,累计刊发了40余篇报道,以《助推哈尔滨跨江交通提速》为主题,独家提出了“绕行四方台大桥”和“搭建过江浮桥”两大建议,并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寻求为决策部门参谋出一条可行的途径。
两大建议均被哈尔滨市政府在思考和决策突破过江交通瓶颈时所吸纳。“绕行四方台大桥”的建议在2009年11月5日变成了现实,江南城区的哈平路、学府路、机场路和松北区等区域的50多万市民直接受益;过江浮桥在2009年11月15日建成通车,并且,浮桥本身也成为了冰城的一道旅游景观。
生活报助力回放
2009年7月20日 《生活报》刊发《哈尔滨江北入城堵车排出几公里 公路大桥临时双侧单向通行》报道。从此掀起了关注过江交通报道的序幕。
2009年7月21日 《生活报》一版头题刊发《20年未大修 公路大桥不堪重负》报道。
2009年7月22日~23日 《生活报》连续关注公路大桥交通问题,刊发《四方台大桥或可分流过松花江交通》、《过江交通今年需求最旺》、《四方台大桥有过多次分流“经历”》多篇报道,同时在报纸上刊发了《生活报》制作的几大出城口分布和四方台大桥分流示意图。
由于《生活报》的连篇报道,提出建议并详尽论证,最后形成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为政府决策部门参谋出一条可行的途径。哈尔滨市政府接纳了生活报的建议,开始着手四方台大桥分流计划。
2009年7月29日 《生活报》再次抛出重磅报道《用浮桥缓解公路大桥过江交通可行》、《10座浮桥横跨三江》、《浮桥初选两条线路》。至此,新闻报道唤出“浮桥计划”。
2009年7月30日 《生活报》刊发《浮桥可分担公路大桥1/3车流》报道,进一步论证搭建浮桥的必要性。
2009年7月31日 《记者踏访齐齐哈尔市嫩江浮桥:安全运行三年 每日通车千余辆》报道见报,记者从浮桥的链接、构成、感受等方面,为哈尔滨市民答疑解惑。
2009年8月3日 《生活报》刊发了《船务公司解答浮桥建设运行六大疑虑》报道,搭建了10座浮桥、有着10年运营经验的龙桥船务公司对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2009年8月4日 《哈市交通城管水务部门建言过江交通——架浮桥缓解过江难完全可行 》报道刊发,三大政府部门在《生活报》的报道促进下,拿出他们论证的结果。至此,浮桥计划进入筹建准备阶段。
2009年11月15日 浮桥终于建成,成为哈尔滨一景,开始了它之后辅助承载松花江南北两岸交通502天的历程。从建言到建成历时近4个月,这是哈尔滨乃至全国都不多见的高速度、高效率,政府在此事上充分体现了倾听民声、吸纳民意和舆情,并迅速决策实施的胸襟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