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以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区为重点 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2011-04-05 06:57: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全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纲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龙江省情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黑龙江省“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未来五年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龙江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本网近期将针对《纲要》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作以解读。

  东北网4月4日讯(记者 顾硕)为更好、更有针对性地突出黑龙江省旅游特色优势,加快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区建设,黑龙江在“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的框架下,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具体行动方案。突出强调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理念、更活的机制、更优的环境、更实的举措实现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力争再通过五年的开发建设,以及对重点景区、重点旅游线路、重点旅游产品的精心打造,真正构建起具有特色优势的北国风光旅游全方位发展体系。 在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蓝图指导下,根据开发区的资源禀赋、交通状况、行政区划等客观条件,打造大景区、实施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关键词:抓住重点突出特色


嘉荫龙骨山 资料图

镜泊湖 资料图

中国雪乡 资料图

凤凰山 资料图

  将东部地区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以我省东部的镜泊湖、中国雪乡、凤凰山、唐渤海遗址、绥芬河对俄旅游等景区为集合和纽带,与吉林省东北部的长白山、松花湖、延边朝鲜族对朝旅游等景区联合,打造东北地区生态旅游航空母舰。进而形成哈(哈尔滨、亚布力)——牡(牡丹江、镜泊湖)——长(长白山景区)跨省界生态旅游走廊。 西北部地区以大兴安岭、漠河北极村、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黑河界江旅游等景区为平台,与内蒙古的东部呼盟大草原、蒙古族地区草原文化等景区联合,形成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优势互补的西部旅游大型集合区域。

  大力开发东北部地区边境旅游,优化水上旅游布局,促进江上旅游业转型升级。将沉睡的黑龙江、乌苏里江规划开发成集旅游、经贸、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文化交流、邮轮度假,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旅游度假黄金水道。根据不同特点规划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如:中、俄两国界江跨国风情游;黑龙江源头游;珍宝岛、虎头战争历史游;嘉荫龙骨山恐龙考古游;黑龙江小三峡风光游;东方第一哨晨光休闲度假游。充分利用和发挥黑瞎子岛江海连运枢纽港优势,以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为平台,经俄罗斯、太平洋、至日本、韩国、朝鲜,以及白令海峡至美国阿拉斯加等地,大力发展跨国、跨洲、跨境旅游等。建设配套的油轮码头,成立车船公司实行联动发展。

  关键词:转变方式调整结构

  突出搞好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坚持同质提升、差异开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建立具有北国风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尽快将旅游产品由目前的一次性观光低端产品向多元化高端度假产品转变。调整产品结构由低端的观光型逐步向高端度假转型,不断开发扩大高端旅游市场。大力拓展旅游产品、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在围绕特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同时,大力挖掘工业、农业旅游潜力。调整结构,研究解决春秋旅游产品不足问题,使我省旅游四季基本均衡发展。

  关键词:项目带动打造精品

  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2个重点旅游名镇、重点旅游板块、重点景区等建设内容,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载体,尽快提升旅游硬件水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抚远、五大连池、建三江、加格达奇、绥芬河等5个支线机场建设。进一步推进高铁建设进程。争取完成哈—大--齐、哈—佳、哈—牡、牡--佳等城际高速铁路网络建设;推进完成重点景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和旅游公路建设;优先安排通往12个重点旅游名镇、重点旅游景区的通乡、村道路建设。规划开发界江旅游码头建设工程。在黑龙江上规划建设以漠河、呼玛、黑河、嘉荫、萝北名山、同江、抚远等地为节点的邮轮码头。在哈尔滨等主要城市规划建设文化广场,在重点景区规划建设文化娱乐演艺场所。推进文旅结合和文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责任编辑:高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