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6日讯 宝清县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县域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调整经济结构 综合实力提升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全省第17位晋升到第14位。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0亿元,是2005年的2.9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5亿元,是2005年的5.1倍。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3.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6倍。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9亿元,是2005年的11.6倍;实现利税9亿元,是2005年的16.6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5家,比2005年增加27家。
粮食产量由10.7亿斤增加到17.5亿斤,连续4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农机合作社发展到2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达到316个。2010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6.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9亿元,是2005年的2.3倍。
白瓜子交易大市场、晟业物流中心、人防地下商业街等10处专业市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成交额达67亿元,初步拉开了专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引进了全县第一家正规旅游企业——北大荒国际旅行社。珍宝岛纪念馆被中宣部批准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被评为AAA级风景区。
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5130万美元,是2005年的8.5倍。
深化改革开放 发展活力增强
深入推行了乡镇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县工业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理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园区管理、招投标集中统一监管体制,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成功引进了山东鲁能、唐山建龙、哈尔滨宏达、国电龙兴、华电风电、台湾谢氏和浙江五芳斋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宝清。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4.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9倍。推进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2项,比“十五”期间增加105项。其中亿元以上大项目35项,项目计划总投资464亿元。
经济园区成功晋级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并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规划设计了“一地五园”发展蓝图,规划面积由2006年建园时的0.8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8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资金10193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收储,生态科技农业加工园河东区基本实现了“八通一平”。园区入驻企业已达44家,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工业增加值10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达产。鲁能朝阳露天煤矿、鲁能2×600MW电厂等20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白瓜子交易大市场、宏达玉米深加工等52个项目已竣工。国电龙兴煤电一体化、鲁能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尿素等50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重大项目为宝清县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一期总投资228亿元的鲁能宝清煤电化项目于2009年7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创造了我省首家千万吨级煤矿、露天开采和褐煤开发三项第一,标志着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宝清白瓜子交易大市场商品年吞吐量达3亿斤,交易额实现25.5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白瓜子交易集散地。
统筹城乡发展 人居环境改善
高标准编制了《宝清县城市总体规划》及一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城区规划面积由13.8平方公里调整到23.8平方公里,控制区域达到6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1.9%。
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强力推进了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两项民生工程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成果显著,开发住宅小区42个、171.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2.8万亩,新增城市绿地59.8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1.5%。打造了广电大厦、奥体中心、奥体广场、明珠小区、宝石河公园、湿地公园、文体路步行街等一批标志性城市亮点工程。
连续24年保持了“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称号,连续5年保持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综合评比第一名。农村“三项重点工程”和“四项利民工程”扎实推进。七星泡镇省级试点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北岗村已被成功打造为引领全省现代化农业综合发展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