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6日讯 今年的清明节恰逢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日前,一些市民中流传“两节相遇不吉利”、“拴红布吃桃罐头可避邪”的说法,一时间红布、桃罐头成了畅销产品。为了图吉利,还有一些市民避讳扫墓。对此,社会学专家认为,该传言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请市民勿信传言。
4月5日一大早,在大庆市打工的肖先生就接到老人打来的电话,嘱咐他一定要吃桃罐头,还要在家里的门把手上拴三寸三的红布辟邪。对此,肖先生说:“老人也是一番好意,但这明显是迷信的说法,我不会照着做的。”
当天,记者还走访了一些小型超市、街头食杂店,发现很多店铺的桃罐头都已经脱销了。据商家称,脱销的主要原因是库存量不大,顾客买的稍稍多一些就没货了。一位店主告诉记者:“这几天桃罐头卖得快,我今天下午还能进一批,你可以晚些来,保证有货。”
在新玛特、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货架上的桃罐头不像其他罐头数量那么多。沃尔玛超市的一位营业员称,桃罐头的销量比以往多了一些,近几天多是中老年人前来购买,年轻人很少,也没有出现抢购现象。
一位正在挑选桃罐头的市民告诉记者:“这几天是有人说吃桃罐头可以避邪,但我买不是因为信这个,而是因为喜欢吃。”
据八一农大社会学家李恩广介绍,“两节相遇”只是一种巧合,流传的那些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说不宜扫墓就更不靠谱了。无论是清明节,还是“三月三”,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两者并不存在“犯冲”之说。清明节,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三月三”,盛传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这一天的传统民俗就是踏青出游、登山逛庙会。在大庆市,极少有市民会真正把“三月三”当成一个节日来过。此外,由于这两个日子只相差几天,一般都衍变成直接祭祀、踏青等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