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9日讯 我省今年开展“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开始为乡镇卫生院“强身健体”,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农民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阳光普照,享受到基本药物带来的实惠
“到2015年,全省乡镇卫生院基本拥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业务用房、适宜设备和实用人才,能够提供适宜技术;基本诊疗设备较完善,急救转诊能力明显加强;人才队伍结构有所改善,人员素质大幅提升;医德医风不断改善;为全省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优质、价廉的卫生服务,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3月5日,由省卫生厅、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开展“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这项贯穿整个“十二五”,旨在通过全省近千名卫生系统干部,利用5年时间,一对一帮扶乡镇卫生院的系统工程,极大完善我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我省千余万农民,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阳光普照,享受到基本药物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享受到“基本医疗不出乡、半小时医疗半径”等一系列实实在在政府的民生措施带来的成果。
一个工程“三个桩”,健康农村有“十帮”
“农村卫生院要想发展、完善,三个要素:设备、技术、人才。要提高卫生院设备水平,完善服务技术,培养、留住适宜农村卫生人才。”
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忠厚说,要把设备、技术、人才比作农村卫生院事业稳固发展的三个支点。
为此,本次帮扶先锋行动的主要任务确定为“十帮”,即帮政策水平提高、帮规划任务落实、帮农村医改推进、帮服务体系完善、帮基础能力建设、帮人员素质提升、帮技术能力提高、帮对村业务指导、帮保障机制建立、帮医德医风改善。
在帮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明确要求,每年要争取帮助协调60万元以上项目、设备、资金等投入,切实做到基础设施、设备装备、科室规模、内部环境、信息化管理和村卫生室建设“6个明显改善”。
在人才、技术方面,要求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确保乡镇卫生院在岗卫生人员5年内培训1次、村卫生所人员每2年培训1次;推进学历教育,5年内使乡镇卫生院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70%以上;配齐配强乡、村卫生机构人员,形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相对稳定、水平适宜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此外,还要帮助提升三个能力:一是围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全面开展9类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切实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二是从帮扶地区实际出发,增强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加强卫生应急和急救转诊,切实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三是通过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等方式,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
城里卫生官,成了农民卫生“帮办”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全省围绕899个乡镇卫生院,选派897名领导干部,每名领导干部联系和帮扶一个乡镇卫生院,重点完成乡镇卫生院基础能力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基层人才培养等具体帮扶任务。
王凤民,省卫生厅医管处处长。他说,全省许多乡镇卫生院,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卫生院,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人才匮乏,信息不畅。这些都成为制约我省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就是要尽快打破瓶颈,让广大农民“小病不出乡、大病早知道”。
让卫生官一对一帮扶乡镇卫生院,出发点就是让这些卫生部门的领导,为乡镇卫生院找准制约发展的问题所在,制定好发展方向、措施,并切实为卫生院解决一些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3月21日,刚刚从自己的帮扶点——同江市临江镇卫生院回来,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谢云龙就联系佳木斯第一附属医院、同江市医院,为卫生院17名工作人员协调培训事宜。
他对记者讲,现在自己的电话号码,已经成了临江镇卫生院的24小时热线,也让我们个人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五年一个“疗程”,给龙江农民一个健康
本次行动历时五年,贯穿整个“十二五”,按照赵忠厚归纳的目标就是:让乡镇卫生院“走出低谷,强身健体”。
找准发展瓶颈,才能开对祛病药方,整个帮扶过程的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方案中,要求全体帮扶卫生官,要确保乡镇卫生院在岗卫生人员5年内培训1次、村卫生室人员每2年培训1次;要积极协助做好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工作,这是针对乡镇卫生院在岗行医但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的单独考试,积极争取解决长期困扰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岗行医、但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问题;要帮助推进学历教育,5年内力争使乡镇卫生院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70%以上。
省卫生厅还决定,今年,要为乡镇卫生院招收200名定向免费医学生,要加大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招聘力度,要为乡镇卫生院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76人次,要为村卫生室培训卫生人员12797人次。要通过五年的努力,配齐配强乡、村卫生机构人员,形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相对稳定、水平适宜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