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尔滨市民:经适房摇号中签好比中大奖
2011-04-12 10:07:56 来源:生活报  作者:孙殿喜 李伟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出租房空间狭小,曹滨夫妇平时只能坐在床上聊天。

  生活报4月12日讯 今年,哈尔滨市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其中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数量超过了往年,达到4000套,符合经适房购买资格的家庭都可以竞购。哈市香坊区福泰社区的居民曹滨是众多符合购买条件中的一员。

  但曹滨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取得竞购资格后的兴奋,他已经体验了多次,但每次摇号的结果都让人大失所望。“2006年开始,我就通过了经适房资格认定,为了能买上一套经适房,我一直在苦苦等待,等待有朝一日能结束26年的租房史。5年过去了,我还是没能中。中签好比中大奖。”曹滨望着手中的经适房资格证,一声长叹。

  在哈尔滨,“曹滨们”并不鲜见。政府的经适房年年都在建,但以去年征仪路花园小区为例,当年该小区共提供846套经适房,申购者达6250人,平均7.4个人争购一套房子,如此低的比率让很多人感到希望渺茫,部分人甚至选择了弃购。

  一家三口 挤在一张床上

  曹滨租住在福泰社区附近的一处平房内。为了找到他的住所,记者还真费了一番周折。由于他租住的地方没有街牌号,记者几经打听,才在一片高楼环绕的平房内找到了曹滨的“家”。

  曹滨的“家”只有不到10平方米,一张床占据了大半空间,房间四周摆着衣柜、电视,挨着床头放着一张已折上的饭桌。

  曹滨今年52岁,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结婚嫁人,小女儿17岁,正在读高中。由于妻子最近身体不好,全家只能靠他每月900元的工资度日。“房费每月200元,女儿上学还要不少钱。现在女儿大了,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确实不太方便。”曹滨无奈地说。

  曹滨说,自从他和妻子1985年结婚后,26年来他们一直租房子,几乎年年搬家,搬家已成了家常便饭。如今女儿大了,家里显得越来越小。为了方便女儿,夏天时,曹滨就在地上打地铺睡。“现在之所以选份更夫的工作,主要是晚上可以睡在单位,给家里腾出地方来。”


 

  符合条件 五年梦难圆

  曹滨告诉记者,他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报条件,今年已经申报了。“我和妻子一点都没有因此而高兴。符合条件又能怎么样?”曹滨无奈地说。

  早在2006年,曹滨就通过了经适房资格认定。按照规定,想要购买经适房必须通过摇号来确定。摇号的过程是在众多符合经适房资格认定的家庭中选出一部分来,被选中的家庭有资格购买经适房,选取的方式就是摇号。“起初我们认为,国家出台的这个好政策能为我们这些住房困难的家庭解困。可没想到,我们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落。你知道吗,摇号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买彩票一样,不仅要有运气,而且要有中大奖的好运才行。可是,有这样运气的人毕竟是少数啊!5年了,我们不停地申报,可是每年都与经适房擦肩而过。”曹滨回忆说,2006年,福泰社区有31户家庭符合条件参加了摇号,只有1户中签了。“按照这个中签几率算,我们想买房,得等到猴年马月。所以,今年我们家也没报太大的幻想。”

  中签率低 居民望房兴叹

  福泰社区共有4000余户居民,符合经适房认购资格的家庭达80余户。福泰社区书记兼主任于淑清整理最近5年经适房认购资格的材料后告诉记者,2006年,申报经适房认购资格家庭的户数为31户,实际中签数为1户;2008年,申报户数为19户,实际中签数为0户(不包括2户中得经适房货币补贴资格家庭);2009年,申报户数为19户,实际中签数为6户(不包括1户中得经适房货币补贴资格家庭)。

  据介绍,从2006年开始,该社区符合经适房认购资格的家庭达80余户,不过真正通过摇号中签的家庭只有十五六户,余下60多户家庭购买经适房的打算都落了空。

  据统计,2010年,符合经适房认购资格申请的户数应在60户左右,当年只有40余户参加了申报,余下10余户居民已经放弃了申购。“摇号总也不中,中签率太低了,有的就算中签了也买不起,所以一些居民干脆就退出了。”于淑清表示。

  福泰社区只是哈市众多社区中的一个,福泰社区中未能中签的家庭也只是众多家庭中的一个。以去年征仪路花园小区为例。当年该小区共提供846套经济适用住房,而申购者达6250人,平均7.4个人争购一套房子。

  对此,哈市住房局曾有领导公开表示,群众对经济适用住房的需求远远大于政府能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数量。

  市民:经适房分配政策有待完善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是国家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制定的一项社会保障住房政策。2008年,在对哈市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进行入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将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标准不断向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倾斜,即申请人由中低收入家庭调整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重新制定了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并向社会公布。新标准主要针对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统计部门发布的上年度本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和现有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6平方米的家庭。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但优惠政策却无法惠及许多像曹滨一样的市民。

  “优惠政策就在眼前却享受不到,这说明这个政策还有待完善。”曹滨认为,当前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最大的问题是,政策覆盖的面非常大,但实际能享受到政策的人群却相对较少。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政府给予的住房优惠政策却不能给自己带来实惠,曹滨有些急了,“既然政策出来了,就该让大多数人受益,可是现在却恰恰相反,少数人得到了经适房,多数人只能看着流口水,这对我们这些没有中签的家庭而言,很不公平。”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