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8日讯 入春以来,受冷空气影响,哈市气温忽高忽低,几天前还是春光明媚,迎来了20℃的好天气,但伴随着降温及降雨,来势汹汹的“倒春寒”天气,让许多市民措手不及。今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哈市各医院感冒、发烧的患者增加一倍。其中,儿童受“倒春寒”影响相对明显。医生建议,在“倒春寒”这几天,最好将室温控制在16至20℃。
感冒患者增加一倍
“前几天还阳光灿烂的,这几天怎么这么冷!”家住哈市的赵刚告诉记者,由于前几天哈市的气温达到近20℃,于是他换上了薄薄的春装,谁知天气变化这么快,寒潮说来就来,让他措手不及。很快,他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起初,他自己在家吃了药以为“挺”一下就过去了,谁知昨天病情突然加重,于是今天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检查。经检查,他患上了病毒性感冒,如在耽误容易引起肺炎,需要静点治疗。
据了解,从今天上午8时至11时,哈市第二医院呼吸消化科就收治了18名因发烧、感冒来该院就诊的患者。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呼吸消化内科宗立彦主任讲,之所以病人“突然”猛增,全都是“倒春寒”在作怪。她说,平时该科每天能接诊20余名感冒、发烧的患者,但从上周开始,该科每天能接诊至少40名这样的患者,是平时的一倍。这些患者中,一半以上患了病毒性感冒,还有不少因感冒而引发了哮喘、肺炎。
儿童成感冒“主力”
据了解,在感冒患者中,儿童居多。今天上午11时,记者在省医院儿科门诊看到,虽已经接近午饭时间,但带孩子来就诊的家长仍络绎不绝,门诊外坐满了抱着孩子的家长。另外,输液大厅里挤满了不少“小病号”,他们大多躺在父母怀里打着点滴,座位上基本满员。
省医院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近日天气变化明显,患呼吸道疾病的儿童特别多,其中以偏小的幼儿和6岁至10岁的小学生居多。一两岁的幼儿抵抗力较弱,小学生日常活动量大,出汗较多,室内室外温差偏大,很容易引发感冒。他说,初春季节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一些家长不太重视,以为儿童感冒发烧不用上医院,吃点药就行,结果等发现孩子烦躁、呼吸困难、嗜睡、精神状态较差的时候才来医院治疗。殊不知,这些症状大部分就是肺炎的表现。肺炎患者年龄越小,并发症越多,病情越重。因此,家长发现小儿呼吸急促、咳嗽应及时带孩子来医院就诊。他说,一般婴幼儿感冒都是家长传染的,因此家长感冒时应尽可能少接触年幼子女,接触时应戴口罩。此外,患儿应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并注意通风。一旦幼儿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对哺乳期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年轻人别忙着“耍漂”
除了常见病外,一些爱美的年轻人还“冻”出了关节病。前几日,在哈市做外贸生意的王慧见气温回升,迫不及待地脱下了毛衣,穿上了低领衫,不料这几天感觉腰酸腿疼,已影响正常工作。经诊断,王慧患上了关节炎。黑龙江省医院骨关节外科的吕伟主任告诉记者,市民一般都知道冬天注意防寒,可是到了春天容易忽略,特别是一些爱美女士喜欢长靴配短裙,往往不注意采取防寒措施。其实,寒气会渗透皮肤,造成腿部血管痉挛,使膝关节供血减少,抵抗力下降,且病变初期无明显不适,一旦疼痛病情就已十分严重,导致患上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它关节疾病。吕主任建议,除了做好保暖工作,市民应尽量多活动,多吃牛肉、羊肉等偏热、偏暖性食物。做家务的女性,尽量少与冷水直接接触,防止腕关节病变。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因降温后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导致心肌梗塞、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据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心内科李丽华主任提醒,有高血压、心脏病史的老年人,更应预防“倒春寒”天气伤害身体,要注意保暖,在气温陡然变化较大时,不要轻易出门。在“倒春寒”这几天,最好将室温控制在16至20℃。另外,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最近几天最好不要过早晨练,建议可以等到下午太阳出来了,再出来散散步,同时应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饮食要有规律,尽量以清淡为主。一旦突发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马上就医,不要延误,避免错失早期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