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洋院士对“粳稻中心”的发展寄予厚望。东北网记者 陈静摄
东北网4月18日讯(记者 陈静)18日,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粳稻中心”)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召开“十二•五”发展战略研讨会,研究探讨“十二•五”期间寒地粳稻的发展战略及北方三大作物的整体布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等20余专家参会,副省长徐广国到会并作重要指示。
据悉“粳稻中心”于2008年9月成立,其研究工作在保持东北水稻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和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战略意义。两年多来,“精密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在水稻主栽品种品种改良、抗瘟基因挖掘及抗瘟性改良、耐冷基因挖掘及分子育种等五个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研究,目前各项研究工作的年度目标均已完成。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对“粳稻中心”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希望经过全体同仁的协作努力,“粳稻中心”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吸引人才等方面大有作为。
相关资料:
“粳稻中心”以服务东北粳稻生产,稳定和提高粳稻产量为主要目标。依托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植物所、上海生理生态所、东北地理所等单位的优势科研力量,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共同构建实用、经济、高效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粳稻新品种,提升黑龙江省水稻的单产潜力,为东北水稻的持续高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粳稻中心”的成立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和黑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首次为院省联合研究单元冠以中国科学院的名称。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