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县开展秋收生产“联三带十传百”活动
引领广大农村党员带动帮扶作表率
通河县在广大农村党员中开展“联三带十传百”活动,充分发挥带动、帮扶、引领作用,在秋收生产中创先争优,加快秋收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树立先锋形象。
1、一邻联三邻,抢收抢销促增收。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秋收中的带动作用,整合农民秋粮采收力量,抢收抢销增效益,通河县组织农村党员把“三邻”即亲邻、房邻、地邻联合起来,组成秋收联合互助组。坚持“三联三共”的原则,即作物联收、粮食联售、土地联翻,人力共出、机械共用、遇事共议,解决了过去秋收各家各户人力不足、排号等待机械收割等问题,实现收割机、运输车等秋收机械资源共享。秋收联合互助组合理编排秋收计划,多台机械同步作业,缩短了工时,降低了成本,保证秋粮及早抢收、及时上市,提高了效益。在此基础上,各联合互助组协调互助,由党员带头负责联系粮食销售渠道,形成了联合销售、形成规模、抢先上市的良好局面。秋收以来,农村党员带头组建秋收联合互助组280多个,平均每村3个以上。各大粮食加工企业纷纷进驻到村主动抢购,每斤新粮高出市场价格2—3分钱,农民垧均增收400多元。
2、一户带十户,真帮实扶解民忧。为解决部分困难农户缺少收割机械和资金的问题,通河县号召每名有能力的农村党员至少与十户秋收有困难的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出机车、出资金,帮助困难农户及时收割粮食,及早销售新粮,抢前上市卖个好价钱。具体是做到“三先三后”,即帮扶户的作物先收、粮食先卖、土地先翻,秋收费用后取、帮扶资金后收、借用物资后还。祥顺镇新乡村党支部书记王昌盛负责帮扶付洪江等13户农民,在无偿提供收粮机械的同时,还帮助他们解决秋收资金2万多元。农民党员张永臣与11户农民结成帮扶对子,提早帮助他们抢先收粮,并积极联系粮食加工企业使帮扶户粮食卖上较高价格,自己家30多垧地在全村最后一个收割。
3、一人传百人,送技献策谋致富。组织动员农村党员利用农闲时间广泛学科技、学技术,深入开展“一传百”活动。通过学一技、送一策,引带农民群众谋划好明年农业生产。县乡村借助“三地一网”,即县职业技术培训阵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村文化科技教育活动场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点,采取“三送三讲”的形式,即县农委等涉农部门成立农业技术讲师团深入到村送科技下乡、购买农业科技书籍送图书下乡、搜集整理致富项目送信息下乡;县委集中举办党员技术能手培训班聘请省市农业院校专家辅导讲,组织农村“田秀才”、“土专家”示范讲,组织农村党员收看远程教育电教片实例讲,切实为农村党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力争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党员至少掌握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和一条致富信息,打造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同时,要求党员通过入户送信息、座谈讲技术等形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开展学技术、谋发展、比致富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涉农部门“三下乡”举办送技培训80多场次,送科技图书4万多册,送致富项目和信息100多条,县乡村组织农村党员培训1500多人次。农民党员郝长财带头学习推广芦笋种植技术,带动全村40多户农民掌握并发展芦笋种植,辐射全镇100多户农民,使芦笋种植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特色产业。县扶贫办为农民引进了樱桃谷鸭养殖项目,在王志福等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樱桃谷鸭养殖当年发展到200多万只。浓河镇组织党员带头发展有机水稻种植,创建种植示范基地,使有机水稻种植成为主导产业,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