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27日讯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
壮大接续产业是大庆市“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要务。预计到2015年,大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非油经济比重提升到60%,基本实现经济转型。
瞄准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大庆市石油化工和商贸流通销售收入将实现倍增,达到2000亿元以上;现代装备和汽车制造两个新兴产业预计销售收入超千亿;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建筑安装、旅游、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生物工程、文化创意、现代物流10个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超百亿。
1
装备制造业五年间增长了三倍。2010年,大庆市装备制造企业总数达1000家,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2亿元。目前,正向千亿产业集群挺进。
到2015年,大庆市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530亿元。
力神泵业、射孔弹厂、大丰等一批骨干企业相继涌现,潜油电泵和螺杆泵等产品出口到了苏丹、印度尼西亚、美国等11个国家。目前,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形成了七大产业集群,大庆已跻身此阵营。汽车企业到2015年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万辆沃尔沃轿车生产能力,产值预计达到1000亿元。
2
“十二五”期间,大庆市以化工、微电子、光电子、纳米、新能源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力争实现增加值300亿元,年均增长39%。
大庆市新材料产业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发展到了74家,主营业务收入达265亿元,已形成精细化工材料等4大类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新材料,主要生产催化剂等油田化学品。合成新材料,分为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三大类。复合新材料,主要生产新型水泥、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塑料管材等。电子新材料,主要产品包括LED电子显示屏及日光灯、蓝宝石衬底基片等。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材料企业要达到100家,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3
经过5年发展,大庆的服务外包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为主体、特色软件开发和业务流程服务为两翼的产业格局。2010年,大庆市服务外包企业已发展到303家,从业人员突破2万人,服务外包营业额已达到67亿元。预计到2015年,业务额达300亿元,占GDP比重达8%。
大庆市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已达6.04亿美元,其中,离岸业务执行额3.38亿美元,在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位居中游。大庆市服务外包已涉及石油石化等60多个行业,近百项业务,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客户提供外包服务。
4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到2015年,大庆地热能源年实现直接销售收入3亿元,利用风能建成总容量300万千瓦风电场,生物质能将实现35亿元产值,太阳能产业收入将超10亿元。
目前,大庆已有10个以上的风电项目完成了前期工作,已具备开发建设条件。总投资约115亿元的杜尔伯特县瑞好百万千瓦级风电场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到2015年,大庆生物质能将实现产值35亿元,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主力军。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大庆市农村节能日光温室已经超过638万平方米,阳光塑料大棚1447万平方米。到2015年,产业收入将实现10亿元。
5
大庆市提出以“绿色新经济”为突破和引领,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不可或缺的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等。未来5年,生物产业力争实现增加值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5%。
大庆华理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已完成投资1亿元,今年继续投资8000万元,生产用于采油的微生物剂,可增加收益80多亿元。“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将重点打造福瑞邦生物科技产业园。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50亿元,利税10亿元。
5年内,大庆市力争生物企业发展到300家,生物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实现增加值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