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共和镇利用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发展
2011-05-04 08:43:12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鲍秀玲 邸文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5月4日讯 听说从来没种过水稻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共和镇突然连片种植水稻近千亩。近日,记者前往共和镇一探究竟。

  在共和镇长兴村的一块暗碱地记者看到,整片的耕地都被翻耙完毕,在地头上有10多栋育苗大棚,里面许多人正在忙碌着。记者与正在大棚内播籽育秧的女主人交谈起来。原来这块800多亩的耕地,今年被四户来自绥化的农民承包改种水稻。

  “这里从来没种过水稻,你们在这种水稻产量能上去吗?”听到记者这样问,女主人满怀信心地说:“应该没问题,去年我们在瑞廷种的水稻亩产过千斤,这里的土质跟瑞廷差不多,气温还略高,应该没问题。”

  随行的长兴村村委会主任告诉记者,这里的耕地是暗碱地,耕土层薄,地下含碱,玉米不长,产量一直上不去。这下好了,如果他们今年的产量好的话,明年,把这里都改种水稻了,那收入可是相当可观。

  据了解,近两年来为提高农民收入,共和镇积极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仅去年就发展油豆角种植2500亩,黏玉米1.5万亩,西甜瓜8000亩;肉牛出栏4000头,肉羊出栏3000只。特色经济的收入占到全镇农民种养殖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永昌回族村的养殖大户李臣家记者看到,院内三个牛棚内圈养了近70头的育肥牛。48岁的李臣告诉记者:“这里只是一部分,刚抓回来的小牛都散放在院外草甸子上了。”

  2003年就开始饲养肉牛的李臣,去年出栏肉牛1000多头,纯收入达60多万元。

  “这几天,我们正在商量如何张罗点儿资金,在村里建个冷库。那样就不用把牛送到市里宰杀了,既节省了路费,牛肉有地方存放还能卖上价。”永昌回族村村委会主任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