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省食药监督部门发布夏季餐饮消费提示 预防细菌类食物中毒
2011-06-14 14:16:3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苑国成 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4日讯 (苑国成 记者 王蕊)进入夏季,我省气温普遍偏高、湿度大,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易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为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工作,确保公众饮食安全,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对广大消费者和餐饮服务单位发布消费提示,应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据介绍,可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细菌及食品主要分6类,一是沙门氏菌,即易受污染的食品有肉、禽、蛋、鱼等食物;二是葡萄球菌,易受污染有奶类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等食品;三是蜡样芽胞杆菌,包括剩米饭、米粉、奶、肉、豆制品等食品易受污染;四是志贺氏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冷荤凉菜等;五是副溶血性弧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海产品、熟肉、咸菜、禽肉、禽蛋等;六是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熟肉、牛肉、牛奶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水果、饮料等。

  据了解,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较多,在夏季,餐饮服务单位不乏因生熟交叉导致的污染,如熟食品、接触熟食品的容器和手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或接触过生的食品原料的容器等可导致食物中毒。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如熟食类食品存放2小时以上,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也可导致食物中毒。另外,食品未烧熟煮透、从业人员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等原因都可导致消费者食物中毒。

  省食药监部门提醒餐饮服务单位,在日常食品安全管理中要严格控制食品加工总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加热食品做到烧熟煮透,贮存食品做到及时冷藏或热藏,防止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交叉污染。

  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现餐饮服务单位供售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杂掺假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等,应及时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在家就餐时,蔬菜尽量熟制后再食用。如果生食黄瓜、西红柿、生菜等蔬菜,应将蔬菜充分浸泡、清洗、消毒,加工制作用刀具、砧板、容器应专用、生熟分开,用前消毒,用后洗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