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酒香也怕巷子深 绿色食品产业哈洽力打宣传牌收获大订单
2011-06-18 15:10: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洽会上的绿色食品产业展区。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绿色食品产业参展产品受到客商青睐。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东北网6月18日讯 (记者 印蕾)388个展位,占总展位数量的12.9%;659家参展企业,80%以上是全省行业中的骨干企业;22个项目签约,签约额30亿元。在第二十二届哈洽会上,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强势出击,惊艳亮相,满载而归。

  二十载耕耘 擦亮金字招牌

  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我省绿色食品,经过20年的开发,特别是后10年的快速发展,已牢固确立了在全国的绿色食品大省地位,连续10年稳居全国龙头地位。

  2010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6100万亩;全省绿色食品实现总产值750亿元;实现销售额300亿元;全省农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1100元。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规模全国领先,绿色食品经济总量全国第一,“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居全国首位,绿色食品市场网络建设走在全国前端,绿色食品农民收入列全国前茅,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国靠前。

绿色食品产业参展产品受到客商青睐。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通过严格过程控制、增加科技检测等措施,不断强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多年来,我省“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合格率一直在98以上,未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评价。

  开发绿色食品,使黑龙江成为绿色、放心食品的代名词,树立了我省农产品品牌形象。


 

  力打宣传牌 哈洽隆重登台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通过登上哈洽舞台,广泛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人接受绿色消费理念,扩大黑龙江绿色食品影响力,树立我省农产品品牌形象亦是必要。

  走近本届哈洽会主会场的A展区,北国农村常见的“板杖子”圈围的展台上,盛开着一丛丛黑木耳、猴头菇;蓝莓果干、果汁、果酒、果脯、果酱、果醋、果粉;五常大米、响水大米……品类繁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名特优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绿色食品产业参展产品受到客商青睐。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记者从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了解到,本届哈洽会将原现代农业暨绿特色食品展区改为绿色食品产业展区,突出加快建设绿色食品强省的主题,切实体现省委省政府把绿色食品作为十大重点推进产业的要求。绿色食品产业展区的总展位数为388个,占哈洽会总展位的12.9%,是本届哈洽会最大专业展区。展品丰富,参展产品涉及种类有水稻大米类、大豆及大豆制品类、山特产品类、水产品类等11个大类1500多种产品。与往届相比,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展品有所增加,属于精深加工多达300多种。参展的系列产品增加,参展产品中原粮、初加工产品较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包装讲究、方便实用和即食加工品以及系列产品。新开发的展品增加,参展的产品中有近百种属于近几年新开发和研制出来的产品,是历届哈洽会新产品参展最多的一次。

绿色食品产业参展产品受到客商青睐。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绿色食品经贸项目收获大订单。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收获大订单 目标延伸跨越

  泰来县政府与北京恒达盛世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四万亩“欧李果”种植及深加工,金额12亿元;绥化大众肉联公司与长春信恒工贸有限公司签订无公害分割肉销售项目,金额1.8亿元;鹤岗市三江平原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巨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大米销售及营销网络建设项目,金额1.5亿元……

  6月16日,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413会议室气氛热烈,第二十二届哈洽会绿色食品经贸项目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共有16个项目当场签约。

  据统计,本届哈洽会上,绿色食品展团共签订项目22个,签约额30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9个、经贸项目8个,还有一批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之中。

  “十二五”开局之年,省政府批准省农委“四大工程”建设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原料大省向加工大省跨越。继去年省委、省政府把绿色食品作为全省重点推进的十大产业之一后,今年,省政府又批准实施了绿色食品“四大工程”建设专项行动,力争经过三年努力,使绿色食品产业成为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一体的低碳型优势产业,实现“三个延伸”和“一个跨越”,即加快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延伸、加快由种植业向畜牧水产养殖业延伸、加快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延伸,叫响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最终实现绿色食品原料大省向绿色食品加工大省的跨越。到2013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7200万亩,实物总量3400万吨,实现总产值1610亿元。

  哈洽盛会的满载而归,将助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延伸、跨越的步伐更加坚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