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牡丹江市总工会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服务追赶跨越”为主题,以“党工共建、创先争优”为工作着力点,在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工会、争做优秀工会工作者”活动,把党工共建创先争优融入到组织、引导、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的潜能和创造活力。
一、立足四个关键,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劳动竞赛之中,让劳动竞赛健康发展
一是抓住“新”字。深入开展“创新杯”竞赛活动,组织职工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比武、技术协作和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一年来,共评选出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优胜单位4个;创新示范岗7个;创新能手28名;创新成果23项。二是围绕“绿”字。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与市发改委、工信委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节能活动周、节能产品推广等活动。许多单位结合实际,制定节能活动方案,开展能源短缺体验日等活动。全市共评选出节能先进单位21个,节能先进个人30名。三是突出“优”字。积极组织开展争创“百名行业红旗手”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争创“百名行业红旗手”活动。一年来,共有43个集体和101人被授予牡丹江市“最佳服务窗口”和“行业红旗手”,有10名职工和10个窗口荣获省百佳服务标兵和百佳服务窗口荣誉称号。四是做实“荣”字。倾力打造具有时代特点先模荣誉品牌,在全省率先设立了市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已表彰了市劳动模范集体54个,劳动模范286名,市五一劳动奖状67个,市五一劳动奖章223个。已初步形成了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工人先锋号,局系统“十佳先进”,基层首席员工、技能带头人等层次分明、各具特色、职工认可、社会影响广泛的工会竞赛荣誉品牌体系。
二、做实四大品牌,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帮扶救助工作,让困难职工共享温暖阳光
一是做实“一帮一”创业品牌。开展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已使7000多户困难职工家庭摆脱贫困,2371户困难职工家庭致富。一年来,组织创业指导专家团为有经营项目的困难职工提供跟踪式服务1200多次,帮助156名“一帮一”帮扶对子实现了自我创业。二是做实送温暖品牌。开展了“温暖进万家,帮扶天天行”活动。“两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筹措500万元,完成对11,675户低保边缘户的送温暖工作,让困难职工渡过了一个平安和谐的新春佳节;争取及筹措资金40万元,为185名省以上劳模提供了生活救助。三是做实“金秋助学”品牌。筹资3万元为40名在大学学习期间品学兼优的困难职工子女提供了助学跟踪帮扶;为牡丹江大学58名“宏志班”学生提供7万元助学金;去年六一前夕,为50名单亲困难职工子女赠送了护眼灯。投入资金153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1065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四是做实家政服务促就业品牌。不断加大家政服务促就业工程培训力度,实行“培训、就业、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一年来,共开设家政培训班20期,培训家政服务员2800余人,推荐就业2766人,其中域外就业1000余人,帮助2000余户困难职工家庭摆脱了贫困。
三、借助四大载体,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维权工作相结合,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
一是发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载体作用。把劳动用工、集体合同、职工权益维护等方面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考核内容,一年来,市总对全市146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了检查复核,又选树了69户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新典型。二是发挥“安康杯”竞赛载体的作用。在全市452个单位开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涵盖5846个班组89007名职工;各级工会为全市25000多名女职工办理了“团体女性安康保险”,为女职工提供有效的生命健康防护。三是发挥职工民主管理的载体作用。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重点,加大对集体合同推进力度,指导全市23个系统34个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组织全市职工积极参与《黑龙江省集体合同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和省政府“求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共提出建议76条,其中安全保障靠装备、重点在治理等3条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四是发挥工会普法和法律援助的载体作用。对全市工会系统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组建了有18人参加的市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服务团,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配合市人大《工会法》执法检查组,对全市贯彻实施《工会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进一步推进《工会法》的贯彻落实。
四、开展四项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工会工作相融合,提升职工群众的知识素养和入会比例
一是“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各级工会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广泛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活动,激活职工群众的潜能和创造活力,让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全市追赶跨越打造优秀的“蓝领”团队。授予恒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2个单位全市“学习型组织”称号,市住建局法规科等12个班组为全市学习型班组称号,李森等23人为全市知识型职工称号。二是建设职工书屋活动。全市共建“职工书屋”10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点2个,省级示范点15个,自建点84个。市总授予热电有限公司“职工书屋”等25个单位为优秀职工书屋示范点,第二发电厂等54个单位为优秀职工书屋自建点,田德晶等21人为优秀职工书屋建设者。三是职工大讲堂活动。各级工会聘请学者和工会工作者举办工会(职工)大讲堂,讲授科学文化知识、前沿理论和实用技能等内容,为工会干部学习充电、下岗职工提高技能、在职人员更新知识提供学习平台。四是“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联合制发了《关于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推进年的通知》,依托党组织建设,推进工会组织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基层工会组织达到3212个,吸纳工会会员45万人。